白玉虽光辉,瑕疵在其内。
徙看色笑亲,讵识肝胆异。
势夺恩爱移,交离谗毁至。
弃捐岂我伤,卑薄乖情义。

【注释】:

白玉虽光辉,瑕疵在其内。 白玉即使再洁白,里面也难免有瑕疵。

徙看色笑亲,讵识肝胆异。 只是看着表面的笑容亲近,却不知道内心的不同。

势夺恩爱移,交离谗毁至。 势力强大就夺取了恩情爱情,导致关系破裂并受到谗言诋毁。

弃捐岂我伤,卑薄乖情义。 抛弃丢弃难道会让我伤心,因为卑微和浅薄违背了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玉的纯洁与内在瑕疵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渴望和对虚伪友谊的批判。

首两句“白玉虽光辉,瑕疵在其内”形象地比喻了外表看似完美的事物内在的缺陷。白玉象征着高洁和纯洁,但正如玉石内部有瑕疵一样,人或事物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这种比喻强调了即使是最美好的事物也并非完美无缺。

接下来的句子“徙看色笑亲,讵识肝胆异”进一步展开这一主题。这里的“徒看”暗示了表面的亲近并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内心。“色笑亲”指表面上的亲密笑容,而“肝胆异”则表示内心与外表的差异。诗人用这个比喻说明,表面的亲近并不等同于真正的理解和接纳。

第三句“势夺恩爱移,交离谗毁至”,反映了权力和欲望如何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里指出当个人或群体的权力过于强大时,他们可能会操纵和改变他人的行为和感情。同时,“交离谗毁至”揭示了谣言和嫉妒如何破坏原本牢固的社会关系。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人们之间的误解和分裂。

最后两句“弃捐岂我伤,卑薄乖情义”,是对全篇的总结。诗人表明,尽管被遗弃或遭受轻视并不会使他感到痛苦,因为那些违背了情感和道义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表明了诗人对于真诚和正直的重视,以及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评。

这首诗通过对白玉的比喻,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脆弱性,强调了真诚和信任的重要性。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理想关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