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日雨如射,西山诸溪水皆下。
大陆朝迷牛马群,疾雷夜破蛟龙罅。
洪涛冥冥夕风急,白浪闪闪山水亚。
浮波喷沫来崔巍,巨丘欲没高岸颓。
咫尺莫辨天宇阔,仓卒但忧坤轴摧。
固知一苇不可济,虽有万弩何由回。
农家夜起筑堤障,妇女走观色沮丧。
恶少迎人争渡喧,父老携幼登城望。
门前只讶海劫翻,井中暗觉潮声上。
忆昨曾为万里行,洞庭滟滪何渺冥。
鲸吞鳌横那可测,盘涡骇浪谁能平。
只今忧寐时作恶,闻此终夜令心惊。
旋看雨霁劫亦止,沙嘴忽落千尺水。
杂花蒙蒙夏壖静,细草青青夕洲靡。
行人褰裳掇菱荇,稚子垂竿取鲂鲤。
眼前喜愕俱已忘,就中消息谁为此。
观涨
五月十日雨如射,西山诸溪水皆下。
大陆朝迷牛马群,疾雷夜破蛟龙罅。
洪涛冥冥夕风急,白浪闪闪山水亚。
浮波喷沫来崔巍,巨丘欲没高岸颓。
咫尺莫辨天宇阔,仓卒但忧坤轴摧。
固知一苇不可济,虽有万弩何由回。
农家夜起筑堤障,妇女走观色沮丧。
恶少迎人争渡喧,父老携幼登城望。
门前只讶海劫翻,井中暗觉潮声上。
忆昨曾为万里行,洞庭滟滪何渺冥。
鲸吞鳌横那可测,盘涡骇浪谁能平。
只今忧寐时作恶,闻此终夜令心惊。
旋看雨霁劫亦止,沙嘴忽落千尺水。
杂花蒙蒙夏壖静,细草青青夕洲靡。
行人褰裳掇菱荇,稚子垂竿取鲂鲤。
眼前喜愕俱已忘,就中消息谁为此。
【注释】:
五月十日 农历五月十日。
山 指庐山。
诸溪 指西湖南面的各条小溪。
朝迷 早晨迷失了方向。
群 成群的牛马。
疾雷 猛烈的雷声。
罅 裂缝;洞穴。
冥冥 昏暗貌。
夕风 傍晚的风。
崔巍 高大雄伟的样子。
巨丘 大土山。
仓卒 仓促;匆忙。
坤轴 大地的支柱。
一苇 一根芦苇。
济 渡河;渡过去。
筑堤障 修筑堤坝。
色沮丧 脸色沮丧。
恶少 凶暴的人。
善人 善良、有德行的人。
登城 登上城墙或城池。
门 城门。
沧 大海。
茫 茫茫无边。
喜愕 高兴而又惊愕。
为 是。
澹澹 水面平静的样子。
褰裳 提起衣裳。
稚子 年幼的孩子。
罔 无,没有。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观看江水暴涨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危亡的忧虑心情及对百姓的同情之情。
首联两句,写江流暴涨之势。“五月十日雨如射”是说五月十日那天下雨就像用箭射击一样猛烈。“西山诸溪水皆下”,是指庐山西面各条小溪的水都流向山下了。这两句写出了江水暴涨的情景,表现了江水猛涨之势。“疾雷夜破蛟龙罅”是说夜晚雷电交加,猛击蛟龙的洞穴。这句诗既写出了江水汹涌激荡的情况,又暗示了朝廷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颔联两句,写洪水冲击大地的情景。“洪涛冥冥夕风急”,是说黑夜里大雨倾盆而下,洪涛滚滚,狂风呼啸。“白浪闪闪山水亚”,是说白浪翻滚,与山岭相映。这两句描绘了大自然的宏伟景观,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浮波喷沫来崔巍,巨丘欲没高岸颓。”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江水暴涨的壮观景象。“崔巍”,高大雄伟的样子。这两句诗既描绘了江水奔腾激荡的情景,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的心情。
颈联两句,写人民遭受自然灾害的悲惨情景。“咫尺莫辨天宇阔,仓卒但忧坤轴摧。”短短几米的距离已经难以分辨了,只见天空显得非常广阔,而人们却只能匆匆忙忙地担心大地将被冲垮,国家将陷入危机之中。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的心情。
尾联两句,写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的心情。“固知一苇不可济,虽有万弩何由回。”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认为即使是一根芦苇也无法渡过江河,即使拥有再多的弓箭也不可能扭转乾坤的意思。“农家夜起筑堤障,妇女走观色沮丧。”这两句诗描绘了农家人在夜里起来修筑堤坝,妇女们看着堤坝被毁坏而感到沮丧的情景。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自然灾害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困难,又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困难的关注和同情。
这首诗通过对长江暴雨暴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的心情以及对农民生活困难的关注和同情之情。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