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高楼对芳树,开宴曾留三日住。
铜盘绛爉暖照春,金壶银漏寒催曙。
知君重义多豪游,满门宾客为我留。
珊瑚不避铁如意,骅骝皆缠金络头。
尔时北上与君别,蔡州城外花如雪。
梦里犹寻汝上云,醉中却忆淮西月。
丈夫富贵各有因,如君立身亦不群。
行年四十未白发,生儿十八期青云。
君从秋日遥分手,我向东风一回首。
山下长搴旧薜萝,楼前应长春杨柳。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君家高楼对芳树,开宴曾留三日住。”

  • 解析:这句描述了主人的住所和宴会的豪华场景,”高楼”和”芳树”形成鲜明的自然与人工对比,”开宴”则显示了社交的热闹。”三日住”说明主人邀请宾客过夜,非常热情。
  • 注释:高楼指豪宅,芳树指的是繁花似锦的树木;“开宴”是举行宴会的意思;“三日住”表示主人邀请宾客在此处居住。

第二句:“铜盘绛爉暖照春,金壶银漏寒催曙。”

  • 解析:这两句描绘了宴会的细节,使用了铜盘和银漏来比喻时间流逝,从春天到早晨的过渡。
  • 注释:这里的“铜盘”指大型的青铜制酒器;“绛爉”可能是用来形容酒器的颜色或是材质;“金壶银漏”则是更精致的象征,分别代表珍贵的金属制成的饮酒器和计时器,暗示时间快速流逝。

第三句:“知君重义多豪游,满门宾客为我留。”

  • 解析:这句话反映了主人的慷慨和社交能力,不仅因为其豪放的性格,更在于他能够招待众多的朋友。
  • 注释:这里提到的“重义”可能是指重情重义,而“豪游”表明其社交活动频繁且慷慨大方。“满门宾客”说明宾客众多,而“为我留”强调的是主人为客人考虑周到。

第四句:“珊瑚不避铁如意,骅骝皆缠金络头。”

  • 解析:这句通过比喻表达了主人的慷慨和对宾客的重视。
  • 注释:珊瑚和铁如意(一种玩具)形成了对比,珊瑚珍贵却不怕碰触,显示出主人的大气与宽容。“骅骝”通常用来比喻好马,此处则暗指被装饰华丽的马匹。“金络头”则是指装饰华美的马具,象征着主人为宾客提供了奢华的待遇。

第五句:“尔时北上与君别,蔡州城外花如雪。”

  • 解析:这句回忆了与朋友分别的情景,以及地点的描绘。
  • 注释:这里的“北上”可能意味着向北旅行或离别,“蔡州城外”是具体地点,“花如雪”形容了景色的美丽,可能寓意友情的美好或离别时的哀愁。

第六句:“梦里犹寻汝上云,醉中却忆淮西月。”

  • 解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 注释:诗人可能在梦中还试图追寻友人的身影,而在实际醉酒时,又常常回忆起在淮西地区度过的月光下的时光。

第七、八句:“丈夫富贵各有因,如君立身亦不群。”

  • 解析:这两句总结了对友谊的看法,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应以富贵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 注释:这里的“丈夫”泛指成年男子;“富贵各有因”是指人的命运各异,不能单纯地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不群”意指不同于常人,独特而有价值。

第九、十句:“行年四十未白发,生儿十八期青云。”

  • 解析:这是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祝愿,希望他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 注释:诗人自述已过四十岁,头发尚未斑白,而儿子也有望成为有出息的人,期待他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第十一、十二句:“君从秋日遥分手,我向东风一回首。”

  • 解析:这两句描写了双方分离的场景。
  • 注释:秋日和东风分别代表了季节的变化和方向的转变,暗示了两人之间的地理距离和时间的流逝。

第十三、十四句:“山下长搴旧薜萝,楼前应长春杨柳。”

  • 解析:这是对过去共同记忆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 注释:薜萝是一种常绿植物,常用来比喻长久的友情;“山前应春柳”则形象地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柳树新绿生机勃勃,象征着美好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