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门持此竹,云是温徽笔。初闻一叶扫风雨,迥出千竿贯霜日。
层沙曲涧开烟湍,高天云影楼榭寒。黄门峻节与之比,手排阊阖呈琅玕。
琅玕摧折凤不食,咆哮虎豹天门黑。鸱鸣鴂啼百草死,谁看青青满林色。
君收此幅今西行,雷电随入蒲州城。龙盘嶰谷山中石,更待伶伦截凤笙。

吕黄门画竹歌

黄门手持此竹,说是温徽笔。起初听说一叶扫风雨,迥出千竿贯霜日。

层沙曲涧开烟湍,高天云影楼榭寒。黄门峻节与之比,手排阊阖呈琅玕。

琅玕摧折凤不食,咆哮虎豹天门黑。鸱鸣鴂啼百草死,谁看青青满林色。

君收此幅今西行,雷电随入蒲州城。龙盘嶰谷山中石,更待伶伦截凤笙。

【注释】:

  1. 吕黄门:指吕总。
  2. 温徽(huán):晋代王羲之的儿子王荟,字温徽,善写竹木,后人称他为“竹监”。
  3. 始闻一叶扫风雨:比喻画竹时用墨如风扫,使竹叶上出现一种风势。
  4. 迥出千竿贯霜日:意谓笔力强劲。
  5. 层沙曲涧开烟湍:描绘画面上水势波涛汹涌,有如层砂、曲涧和烟雾缭绕的瀑布一样。
  6. 高天云影楼榭寒:形容画面上的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而楼阁在高寒中显得更加清冷。
  7. 黄门峻节与之比:黄门即宫门,这里比喻画中的竹子挺拔俊美,可以与宫廷中的高大建筑相比。
  8. 手排阊阖呈琅玕:形容画笔的威力大到可以排开皇宫的门闩,并展现出像玉石一样的竹子。
  9. 琅玕摧折凤不食:比喻画竹笔力强劲,能将竹子写得如同折断一般,而凤凰则因竹子太美而不愿吃它。
  10. 咆哮虎豹天门黑:形容画中有凶猛的老虎、豹子,它们在黑暗的天门之下威猛雄壮。
  11. 鸱鸣鴂啼百草死:比喻画中有鸱鸟(猫头鹰)啼叫,百草都因此而枯萎凋零,表现出凄凉的氛围。
  12. 谁看青青满林色:意谓谁能欣赏这青翠欲滴的树林美景呢?
  13. 君收此幅今西行:你收藏了这幅画作后,今天就要向西去旅行了。
  14. 雷电随入蒲州城:指你的画作被皇帝赏识后,将要去赴任蒲州(今山西永济市)。
  15. 龙盘嶰谷山中石:形容画作中的龙盘踞于嶰谷山中,形态生动。
  16. 更待伶伦截凤笙:意谓还要等待那位擅长制作凤笙的伶伦来演奏这首曲子。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吕总以自己的艺术感受,对王献之的《兰亭序》加以赞赏,同时对王献之的书法进行了评论。这首诗的大意是说,王献之笔下的竹子,就像温徽的笔法一样,刚劲挺拔;画中的竹叶,仿佛刚刚扫过风雨,气势恢宏;竹干的排列,仿佛贯穿了整个天空;画中山水的意境,仿佛笼罩在一片云影之中。王献之画中的竹子,笔力强劲,犹如凤凰啄食一般,令人不敢直视;画中虎豹等动物威猛无比,仿佛天门下的黑色云团中隐藏着雷霆;画中的鸱鸟正在鸣唱,百草已经枯死;最后诗人感叹,谁能够欣赏这充满生机的树林美景呢?
    全诗语言优美,充满了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