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朱竿,扬朱弦,鸣钟朗鼓各在悬。月建酉,日次丁,牲全礼成告于庭。
久哉斯道沦以失,天启神圣我祖出。用夏变夷四海一,遐土之人炳文质。
昔者子欲居九夷。百世之下,乃享于兹。猗与斯道,垂宪靡蹦遗。
浩浩皇皇,八荒九州。罔或靡知,罔或靡由。曷知曷由,我祖之休。

兴隆祭祀用乐器

称朱竿,扬朱弦,鸣钟朗鼓各在悬。月建酉,日次丁,牲全礼成告于庭。

注释:兴隆祭祀时使用朱红色的乐器,扬声高奏,钟鼓齐鸣各自悬挂于堂上。月建为酉时,日次为丁日,牲畜全部准备完毕,向庭院内告祭。

赏析:此诗首句“兴隆祀丁曲”表明了祭祀的时间、地点及所用乐器。接着四句描绘了祭祀仪式的盛况,通过乐器的演奏和钟鼓声的回荡,营造出庄重而肃穆的氛围。

久哉斯道沦以失,天启神圣我祖出。
注释:唉,这古老的道理已经遗失,是上天启示我们的祖先出现。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怀念以及对祖先出现的感慨。

用夏变夷四海一,遐土之人炳文质。
注释:使用华夏文化来改变夷狄,四海之内统一为一体,遥远的国土的人们展示他们独特的文化和朴实的品质。
赏析:诗人认为通过华夏文化的传播,可以使周边民族统一起来,并赞美了远方人民的独特文化和品质。

昔者子欲居九夷。百世之下,乃享于兹。
注释:以前的人想要居住在九州之外。百代之下,人们仍然在这里享受祭祀。
注释:此句中的“子”指古人,“九夷”指的是古代的九州之外的地区。
赏析:诗人通过回顾历史,表达了对于先人居住地的怀念以及对祭祀场所的珍视。

猗与斯道,垂宪靡蹦遗。
注释:啊,这条道路啊,它的法则没有丢失。
注释: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道德规范的坚守和传承。
赏析: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总结,强调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浩浩皇皇,八荒九州。罔或靡知,罔或靡由。曷知曷由,我祖之休。
注释:浩瀚无垠,四面八方,无人知晓,无人能够达到那里。怎么知晓如何到达?这是我们祖先的光荣。
赏析: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对祖先智慧和成就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