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公晚好事,垂涎及荔支。
愿贬枫亭驿,甘作驿丞卑。
忘意荔熟日,端坐饱啖之。
事有谬不然,倾耳听我词。
枫亭闽孔道,迎送无停时。
漳泉贵宦多,暑行喜夜驰。
东迎接不及,南送已嫌迟。
炎天夫马缺,每被豪奴笞。
此亦丞常分,受辱其所宜。
及至荔支熟,苦情公不知。
驿庭只四树,树老半枯枝。
每岁贡上官,皆派丞往赍。
岁有熟不熟,上官循旧规。
十万献抚按,百万分三司。
四郡大乡官,例亦有馈遗。
张家赊数担,李家复那移。
封缄青笼内,渡江敢辞危。
伺候烈日中,暍死敢言疲。
门吏急使用,乃得进丹墀。
不然香气变,色味复差池。
小则受棰楚,大则冠袍褫。
上官幸色喜,归见妻孥悲。
张三昨索价,李四又忙追。
门前递骂呼,簪珥典偿伊。
衣衫准子钱,反言伊受亏。
妻孥交口詈,驿丞两耳垂。
读金陵俞仲髦荔枝辞戏作五十四韵
俞公晚好事,垂涎及荔支。
愿贬枫亭驿,甘作驿丞卑。
忘意荔熟日,端坐饱啖之。
事有谬不然,倾耳听我词。
枫亭闽孔道,迎送无停时。
漳泉贵宦多,暑行喜夜驰。
东迎接不及,南送已嫌迟。
炎天夫马缺,每被豪奴笞。
此亦丞常分,受辱其所宜。
及至荔支熟,苦情公不知。
驿庭只四树,树老半枯枝。
每岁贡上官,皆派丞往赍。
岁有熟不熟,上官循旧规。
十万献抚按,百万分三司。
四郡大乡官,例亦有馈遗。
张家赊数担,李家复那移。
封缄青笼内,渡江敢辞危。
伺候烈日中,暍死敢言疲。
门吏急使用,乃得进丹墀。
不然香气变,色味复差池。
小则受棰楚,大则冠袍褫。
上官幸色喜,归见妻孥悲。
张三昨索价,李四又忙追。
门前递骂呼,簪珥典偿伊。
衣衫准子钱,反言伊受亏。
妻孥交口詈,驿丞两耳垂。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唐代诗人王维的《荔枝图序》的仿作。全诗以荔枝为线索,描绘了荔枝从采摘到送达皇帝手中的全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官场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
首联“俞公晚好事,垂涎及荔支”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王维《荔枝图序》的赞赏之情。他认为王维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才华,更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颔联“愿贬枫亭驿,甘作驿丞卑”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王维的敬仰之情。他认为王维能够放下身段,屈尊降格与普通百姓同甘共苦,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同时,这也表明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看法——只有真正为民请命的人才能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颈联“忘意荔熟日,端坐饱啖之”则是对王维《荔枝图序》中描写荔枝成熟时节的诗句的再现和赞美。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坐在荔枝树下,品尝鲜美荔枝的场景,表达了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感。
接下来几联则分别描绘了荔枝从采摘到送达皇帝手中的全过程。其中,“事有谬不然,倾耳听我词”一句揭示了官场中的虚假与腐败现象;“炎天夫马缺,每被豪奴笞”则反映了农民在酷暑下辛苦劳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最后“城门失火曾误信,今日归来方知真”则揭示了人们在面对诱惑时的迷茫与困惑。
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官场的腐败与黑暗,还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