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发上党路,行行漳水湄。
计程梁路远,回首晋云迟。
抱玉岂求识,含兰欲待谁。
高楼倘引望,花月两相思。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首先要对全诗进行把握,然后根据题干中的要求,逐句分析诗歌内容,最后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晨发上党路,行行漳水湄。”首句交代了诗人的出发地点和时间是清晨,在发车前,他站在漳河边。次句写自己一路上行走,心中满怀着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惆怅。“计程梁路远,回首晋云迟。”第三句点明行程遥远,第四句则抒发了自己因路途遥远而感到归期迟迟的感慨。“抱玉岂求识,含兰欲待谁?”这两句表达了自己虽然怀抱才能却无人赏识,内心苦闷。“高楼傥引望,花月两相思。”尾联表达了自己登楼远望,看到美丽的风景,同时内心也在思念远方的人儿。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五律《春日别刘五》中的名篇之一,此诗写于开元年间(713—741)。诗人在春天的早晨告别友人刘五,登上高楼远望。“抱玉”二句,写诗人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苦闷之情。颈联“高楼倘引望”一句,以景结情。诗人登上高楼眺望远处的风景,看到美丽的风光,同时内心也在思念远方的人儿。
【答案】
①首句交代了诗人的出发地点和时间是清晨,在发车前,他站在漳河边。②次句写自己一路上行走,心中满怀着对故乡的思念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惆怅。③第三句点明行程遥远,第四句则抒发了自己因路途遥远而感到归期迟迟的感慨。④第四句则表
达了自己虽怀抱才能却无人赏识,内心苦闷。⑤尾联表达了自己登楼远望,看到美丽的风景,同时内心也在思念远方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