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上文章伯,山中太史家。
养年常种药,闲日但修花。
竹涧明秋水,松林落晚霞。
儿童怜醉客,瀹鼎夜烹茶。

注释:

郢上文章伯,山中太史家。——郢:地名,春秋时楚国都城;文章伯:指屈原。《楚辞·九歌·大司命》中有“灵怀其象兮,芳与泽其杂糅”句,王逸注:“灵怀,谓文思也。”此以“文章伯”自喻。郢为楚都,屈原曾在此为官。太史:太史令,官名。汉时太史令属太常,掌天时、历法、封禅礼仪等事。晋始置太史令,职同汉代。此借指隐士。

养年常种药,闲日但修花。——养年:保养身体。常:时常。药:指药物。此句说屈原虽然隐居在山中,但他仍关心着国家大事,常常采药炼丹以求延年益寿,以保国安康。闲日:闲暇的日子。只专心修花。此句说屈原在闲暇之余,也会欣赏花草树木的美丽。

竹涧明秋水,松林落晚霞。——竹涧:竹林中的小溪。明:明亮。秋水:秋天的江水。松林:松树林。落晚霞:傍晚时分的天空中云霞渐渐消散。

儿童怜醉客,瀹鼎夜烹茶。——儿童:指山中的孩子们。怜:怜悯。醉客:醉酒之人。瀹鼎:烧水沏茶。烹茶:泡茶。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屈原隐居生活和性格特点的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写屈原在山中隐居的生活和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展现了屈原的高洁品质和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同时,诗人通过对屈原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伟人深深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