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楼罗荐开,急管促行杯。
花气衣香夺,蟾光烛焰回。
舞飞雕砌雪,歌落绮窗梅。
不尽横陈态,犹期三五来。
正月十三夜同王若观伎共用来字
释义: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正月十三夜晚与朋友相聚,观看歌舞表演的情景。
译文:
倡楼装饰着华丽的帷幔,乐曲急促地演奏着,人们争相举杯畅饮。
花香和衣服的香气相互争艳,月亮的光辉映照着烛火。
舞者们轻盈地旋转,仿佛雪花落在雕砌的台阶上;歌声飘落,宛如绮窗上的梅花纷纷落下。
尽管舞姿优美,歌曲美妙,但还期待着三五之夜的到来,继续欢聚。
注释:
- 正月十三夜:指农历正月十三日的夜晚,即元宵节。
- 同王若观伎:与朋友一同观看歌舞表演。
- 用:动词,“使用”的意思。
- 来字:此处可能是指“到来”之意,但也可能是错简或误用。
- 倡楼:古代歌舞娱乐场所。
- 罗荐开:装饰华丽,张灯结彩。
- 急管促行杯:快速的音乐节奏使人迫不及待地举起酒杯。
- 花气衣香夺:花香和衣服的香气相互争艳。
- 蟾光烛焰回:月光透过烛火,显得柔和而美丽。
- 雕砌雪:形容舞者的舞姿轻盈如同雪花落在雕花的台阶上。
- 绮窗梅:形容歌声如同梅花飘落一般婉转悠扬。
- 不尽横陈态:形容舞蹈和歌唱的美态难以尽数表达。
- 犹期三五来:期待三五之夜再次相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正月十三夜晚观赏歌舞表演的场景进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诗中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动态的描述,将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整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喜爱,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