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畔水泠泠,并作秋声,布衾初拥别愁生。风露自寒天自远,梦隔江城。
篷底漏疏星,何处渔灯,桐江钓后一裘轻。宦海不如归去稳,烟渚芦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内容,在充分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对所给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本词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开头二句是作者入夜时所见,“枕畔水泠泠”,指江水潺潺;“并作秋声,布衾初拥别愁生”,指秋声伴随着寒风,使人辗转不眠,而那被褥还裹着一身的离愁别恨。三、四句点明自己身处江城,与妻子分别。“篷底漏疏星”,“篷”即船篷,“漏疏星”指星光透漏到船篷上。“何处渔灯”,指哪里还有渔船上微弱的灯光?这里暗指自己的妻子,暗示她可能还在江边等待丈夫归来。“桐江钓后一裘轻,宦海不如归去稳”,说自己已经垂钓归来,但那身单薄的皮衣却显得更加单薄,这更显出自己官场上的浮沉不定。“烟渚芦汀”,点明地点,指江中的沙洲和岸边的芦草。“烟渚芦汀”本是美丽的自然风光,但此刻诗人却无心赏玩,因为他已厌倦了仕途的浮华和名利的纷争,于是想到还是回到家乡来得安稳。

【答案】

示例1: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夜宿江边,因思念妻子而不得入睡的情景。首句写江水潺潺,为下文铺垫气氛;第二句写寒夜难眠,为后面写妻子牵挂作铺垫。第三句写自己思妇未归,第四句写自己思家之苦。最后两句抒发出自己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示例2:此词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因怀念妻子而产生的思乡之情。首句写江水潺潺,为下文铺垫气氛;第二句写寒夜难眠,为后面写妻子牵挂作铺垫。第三句写自己思妇未归,第四句写自己思家之苦。最后两句抒发出自己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