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何忧髀肉消,赋归无待《楚辞》招。
摩娑药笼三年艾,濩落人寰五石瓢。
蓑笠雨淹沧海钓,斧斤晴趁白云樵。
游仙枕上西池月,转觉东华曙色遥。
遣兴答李道源
徒步何忧髀肉消,赋归无待《楚辞》招。
摩娑药笼三年艾,濩落人寰五石瓢。
蓑笠雨淹沧海钓,斧斤晴趁白云樵。
游仙枕上西池月,转觉东华曙色遥。
注释:
- 徒步何忧髀肉消:意思是说,即使步行也不用担心身体发胖,因为这是自然的新陈代谢。
- 赋归无待《楚辞》招:意思是说,即使有回归自然的愿望(如古代诗人屈原),也不需要像《楚辞》那样通过吟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 摩娑药笼三年艾:意思是说,在药笼中摩挲着艾叶度过了整整三年的时间。
- 濩落人寰五石瓢:意思是说,一个人在世间漂泊,就像一把五石大瓢一样。这里的“濩落”是形容人的生活状态,而“人寰”则是指人间世界。
- 蓑笠雨淹沧海钓:意思是说,在风雨中穿着蓑衣和斗笠,如同在大海中垂钓。这里的“沧海”指的是大海,而“渔”则是指钓鱼。
- 斧斤晴趁白云樵:意思是说,趁着晴朗的日子拿着斧头去砍柴。这里的“白云”指的是青山,而“樵”则是指砍柴。
- 游仙枕上西池月:意思是说,在梦中化身为神仙,枕边放着西池的月亮。这里的“游仙”指的是追求神仙境界的人,而“枕头上”则是指睡觉时的情景。
- 转觉东华曙色遥:意思是说自己从梦中醒来,感觉东方的天空还很遥远,还没有完全亮起来。这里的“东华”指的是东方的天空,而“曙色遥”则是指天空中的曙光还未完全显露出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以山水为主题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形象生动,充满了浓厚的山水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