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风回玉佩清,松声相和紫鸾笙。
北人不识梅兄面,难免王蒙说手生。

【注释】

修:长。竹风、松声:指画中松竹的风韵。王蒙:即元代画家黄公望,号王蒙。梅兄:指梅花。手生:生疏。

【赏析】

这首诗是题王蒙《岁寒三友图》的七言律诗。此诗以“岁寒三友”为题,借咏画赞美了三种植物——竹子、梅花和松树。诗人对这三种植物都有深厚的感情,因此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

首句写画中竹子的风姿。“玉佩”二字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竹干挺直如剑,节间有棱有角,如同古代武士佩戴的玉饰一般。“清”字则形容竹叶随风飘落,宛如一柄玉剑在风中舞动。整两句诗将竹子的风韵和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颔联写画中梅花的傲骨。“紫鸾笙”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它的声音悠扬婉转,如同仙女们吹奏的乐曲。诗人通过这一比喻,将梅花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表现得栩栩如生。同时,“相和”二字也传达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诗人似乎看到了梅花在寒冷的冬日中依然盛开,它的傲骨和香气让人心生敬意。

颈联则是对画中松树的描绘。“北人不识梅兄面”,这里的“梅兄”指的是梅花,诗人用这一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梅花的赞美之情。然而,由于他并非北方人,所以对于梅花的特点并不十分了解。“难免王蒙说手生”,诗人感叹自己对于画中的松树也是初次见面,因此有些生疏。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作品的陌生感以及对作者的钦佩之情。

尾联则是对整幅画的评价。诗人认为画中所绘三种植物各自独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画面。他用“三友”来概括画中所绘之物,表达了自己对这幅画的高度评价。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中各种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总之,这首诗以咏画的形式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