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何多难,推寻为蔡童。
嬴秦方逐北,周室竟迁东。
江左朝廷在,淮南驿骑通。
天终怜宋土,时则有韩公。
一剑横天外,诸酋在目中。
南云当箭镞,黄盖走艨艟。
伐越期成霸,於潜耻会戎。
萧墙狼跋尽,野穴鼠群空。
聚米筹三镇,开门待两宫。
齐王真济美,鄂国与争雄。
有诏从中制,惟诗咏内讧。
闲游嗟我独,和议约谁同。
殉葬长弓劲,题铭片石穹。
龟趺呈细刻,龙额表孤忠。
草树樵苏断,粢盛享祀丰。
神灵悬皎日,生气亘长虹。
异代今全盛,当论保障功。
诗句释义及翻译
- “家国何多难,推寻为蔡童。”
- 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感慨和对历史上忠诚的缅怀,暗指了历史人物蔡文姬。
- “嬴秦方逐北,周室竟迁东。”
- 这里提到秦国正在追击北方的敌人,而周朝则最终迁移到了东方。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兴衰。
- “江左朝廷在,淮南驿骑通。”
- 描述了南方的朝廷依旧存在,而淮南地区也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展现了地域之间的政治与经济联系。
- “天终怜宋土,时则有韩公。”
- 表示上天最终还是偏爱宋朝的土地,并认为有如韩公这样的人将会到来。这里的“韩公”很可能是指韩世忠,一位著名的抗金将领。
- “一剑横天外,诸酋在目中。”
- 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英雄壮志凌云的形象,同时强调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 “南云当箭镞,黄盖走艨艟。”
- 此句描绘了战争中船只和武器的景象,暗示战争的激烈以及战略的运用。
- “伐越期成霸,於潜耻会戎。”
- 表达了对统一大业的追求和对民族荣耀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军事胜利的信心。
- “萧墙狼跋尽,野穴鼠群空。”
- 描述了战乱后的景象,萧墙内狼烟已熄,野外的老鼠也不再藏身于洞穴之间。
- “聚米筹三镇,开门待两宫。”
- 反映了战后的重建工作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
- “齐王真济美,鄂国与争雄。”
- 提到了齐王的政绩和鄂国的竞争,表达了对地方治理成效的认可以及对国家未来繁荣的美好祝愿。
- “有诏从中制,惟诗咏内讧。”
-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的创作背景,即受到诏书的制约只能创作反映内部矛盾的作品。
- “闲游嗟我独,和议约谁同。”
- 表达了诗人在国家大事面前的孤独感,以及对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理念的向往。
- “殉葬长弓劲,题铭片石穹。”
- 描述了古代兵器的长弓和铭文的精致,反映了当时工艺水平和文化素养。
- “龟趺呈细刻,龙额表孤忠。”
- 通过对古器物的描述,赞美了古人精湛的工艺和崇高的精神品质。
- “草树樵苏断,粢盛享祀丰。”
- 描述了战后重建的场景,强调了人们对生活的恢复和对祭祀活动的虔诚。
- “神灵悬皎日,生气亘长虹。”
- 通过神话中的日月星辰来象征国家的光明和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 “异代今全盛,当论保障功。”
指出即使在不同时代,宋朝依然强盛,应当论功行赏,表彰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历史英雄的缅怀。通过对古代文物和历史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更是通过历史的视角,展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