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不饮人,爱山如爱酒。
春游亦易事,出户即掣肘。
决策为此行,所幸得良友。
譬彼足病弱,扶掖乃能走。
虞山遥在望,岂意落吾手。
侧足乱石间,纵目平湖口。
赏心虽云乐,吊古怅然久。
丹井事有无,刻铭覆华构。
如何梁昭明,书台蔽林薮。
《与启南游虞山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我本不饮人,爱山如爱酒。
春游亦易事,出户即掣肘。
决策为此行,所幸得良友。
譬彼足病弱,扶掖乃能走。
虞山遥在望,岂意落吾手。
侧足乱石间,纵目平湖口。
赏心虽云乐,吊古怅然久。
丹井事有无,刻铭覆华构。
如何梁昭明,书台蔽林薮。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注释,以及赏析:
- 我本不饮人,爱山如爱酒: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之情,就像人们喜爱酒精一样。
- 春游亦易事,出户即掣肘: 春天出游很容易,但是一旦走出家门就会有很多限制和束缚。
- 决策为此行,所幸得良友: 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这次出行,并且幸运的是有好伙伴同行。
- 譬彼足病弱,扶掖乃能走: 比喻那些脚有毛病的人需要帮助才能行走。这里用来说明旅行中遇到困难需要同伴的帮助。
- 虞山遥在望,岂意落吾手: 虞山(现在名虞山)虽然远在视线之外,却意外地被纳入了行程之中。
- 侧足乱石间,纵目平湖口: 形容行走在石头之间和湖边的情景,表现出旅途中的艰辛和美景。
- 赏心虽云乐,吊古怅然久: 尽管心情愉快,但同时也因为对历史的感慨而感到怅惘。
- 丹井事有无,刻铭覆华构: 提到关于丹井的故事是否真实存在,并提到了在建筑上的刻铭,这可能指的是一些历史遗迹。
- 如何梁昭明,书台蔽林薮: 通过提问梁昭明的历史情况,反映了对古代文人生活环境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起出游虞山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沉思。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外出游玩的快乐与对历史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