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堤杨柳傍旗亭,几日春风吹又生。
细叶乍分微有色,垂条欲长渐多情。
依依晓岸含烟浅,濯濯河桥别思盈。
忽忆数株栽户外,十围归去恐将成。

【注释】

一堤杨柳:指一条堤上的柳树。旗亭:古代设在交通要道旁的酒食摊子,供行人歇脚饮酒之用。

细叶乍分微有色,垂条欲长渐多情:指初春时节的嫩柳,新抽的枝条纤细柔嫩,颜色淡雅。柳条渐渐长粗,仿佛多情起来。

依依晓岸含烟浅,濯濯河桥别思盈:指春天清晨,杨柳依依,轻拂着岸边。杨柳在小桥上轻轻摇曳,好像在思念远方的人。濯濯(zhuó):形容杨柳枝儿柔软而细长。

忽忆数株栽户外,十围归去恐将成:忽然想起了那些栽种在户外的柳树,如果把它们移植到家里来,恐怕会长得非常茂盛。十围:形容树木很大,围有十个圈。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抓住柳树的特点,从柳色、柳条、柳态三个方面加以描写,表现了对春柳的喜爱。全诗写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首二句写堤边的柳树。“傍旗亭”,点明地点是旗亭边;“几日春风吹又生”,写柳树经受住了春天的风和雨的考验,重新萌发了新芽。“几日”二字,既表明时间之久,又暗示柳树经受住了考验。

三、四句写柳条的娇弱。“细叶乍分微有色”,写柳树的新叶刚刚长出来,还带着一点青色,细细地分开,颜色还很淡;“垂条欲长渐多情”,写柳条渐渐地长粗了,仿佛多情起来。

五、六句写柳树在水边的妩媚。“依依”写柳树的柔弱,随风飘荡的样子;“濯濯”写柳树的婀娜,像美女一样,舞姿轻盈。“河桥别思”,“别思”即思念,写柳树在水边低垂的枝条,好像在思念远行的人。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化地表现出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也表达了作者对远行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是说,忽然想起了那几株栽放在户外的柳树,如果要把它们移植到家里来,恐怕它们长得很快会长得非常茂盛。

这首诗通过描写柳树的生长情况,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家乡的依恋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