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如阙水迢迢,恍惚洪涛怒未消。
相国有祠遗异代,书生无泪洒前朝。
空闻谢豹啼荒殿,无复黄龙起暮潮。
礼罢苔阶长太息,满厓风雨正潇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前提下,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比较判断正误即可。
本诗首联“双峰如阙水迢迢,恍惚洪涛怒未消”,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海门江口的景象。诗人用“双峰”比喻江口的双山,用“如阙”形容山势高峻险要,仿佛是皇宫中的门楼;再用“水迢迢”来形容江水的浩渺无边。颔联“相国家祠遗异代,书生无泪洒前朝”,写海门江口双山之上的三忠祠。这里诗人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以“相家”、“书生”来反衬三忠祠中遗世独立、不染世俗尘埃的精神,抒发自己怀古伤今的感情。颈联“空闻谢豹啼荒殿,无复黄龙起暮潮”,写谢豹和黄龙。谢豹是海门江口的守护神,黄龙则是海门江口的守护神。诗人用“空”“无复”二字,表达了自己对谢豹和黄龙的思念之情。尾联“礼罢苔阶长太息,满崖风雨正潇潇”,描绘出诗人在庙宇内肃然敬礼完毕之后,面对满山的风雨而长叹的情景。
【答案】
译文:
海门江口双山高耸入云,遥想那洪水猛兽还未平息(我)登上双峰,来到双山之下的三忠祠。祠堂里供奉着三国时魏国的丞相曹操、西蜀国的丞相诸葛亮以及东吴国的丞相周瑜。我站在台阶上,仰望着祠堂,不禁感慨万分。
当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但三忠祠依然屹立在那里,见证着那段历史。如今,我只能凭吊三忠祠,寄托哀思。
当年谢豹曾经在这里栖息,如今却早已消失不见。黄龙也早已离开海门江口,只能在梦中出现。
我在庙宇内肃然敬礼完毕之后,面对着满天的风雨独自叹息。
赏析:
全诗四联八句,前三联分别写了“双峰”的高耸、“三忠祠”的雄伟、“谢豹”的消逝,后一联则写自己在“双峰”下肃然敬礼,面对“双峰”和“三忠祠”发出感慨。作者从登高望远写起,由近及远,先写双峰之高耸入云,再写三忠祠之雄伟庄严,最后写自己肃然敬礼,感叹岁月易逝,人事难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