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溟归客涕交零,洒向泉台寄步兵。
多难相依同父子,百年长恨隔幽明。
诸孤忍负生前托,遗草空怜死后名。
抆泪忆君行自念,年来三十二毛生。
这首诗是杜甫在765年至768年(大历十一年至十四年)流寓夔州期间所作的一首悼念亡友的五言律诗。
注释:
- 南溟归客:“南溟”是指南海,“归客”表示归乡的人。这里的“归客”指的是诗人自己。
- 涕交零:泪水像雨点一样落下。
- 泉台:指墓地,也比喻死后的归宿。
- 步兵:即曹植,字子建,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曾被封为“陈思王”。这里是以曹植自比,表达了对亡友的哀悼之情。
- 多难相依同父子:由于共同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所以彼此如同父子一般亲密无间。
- 百年长恨隔幽明:生与死的距离遥远,无法相见,充满了遗憾和悲伤。
- 诸孤:这里指杜甫的其他子女,“诸孤”是对他们的亲昵称呼。
- 遗草空怜死后名:因为自己的去世,无法看到后代的成就,只能怜惜他们死后的名声。
- 抆泪忆君行自念:思念亡友,流泪时也在思考往事。
- 年来三十二毛生:从诗人的角度来看,他今年已经三十二岁了,而亡友却已经去世,因此感到岁月无情。
译文:
我作为南溟归客,泪水洒落,寄托于泉台之上,将我对曹植(子建)的思念之情表达出来。我们共同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困苦,彼此之间就像父子一样亲密无间。我深感遗憾,因为我们一生之中相隔遥远,生与死的界限无法跨越。我怀念我的子女,他们继承了我的志向和理想,但如今他们已经离世,我只能怜惜他们的名声。我在思念亡友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过去,感慨时光荏苒,我已年过三十二,而逝者却早已离开人世。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己生平和情感的回顾,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怀念。诗中既有对亡友的赞美之情,也有对生死相隔、无法相见的无奈和哀叹。同时,诗人通过对亡友的怀念,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