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长天剑气孤,十年身世哭穷途。
大儿我自推文举,拜母君能重伯符。
避地莫须忘魏晋,采薇何必叹黄虞。
茫茫烟水容舟楫,他日相期泛五湖。

【注释】

1、赠卢八:赠给卢某。卢,指朋友名。八,指排行,泛指兄弟或友人。

2、翘首长天剑气孤:长剑挺拔,犹如天上的宝剑一样高耸入云,气势非凡。

3、十年身世哭穷途:十年来,我因贫穷而四处奔波,无家可归。

4、大儿我自推文举:我的大儿子,我自称为文举公(即“文举”,指诸葛亮)。

5、拜母君能重伯符:母亲如果能像曹操尊奉其父曹嵩那样对我尊敬,那我就十分满足了。曹操曾尊其母曹娥为“明烈夫人”,尊称“明烈曹夫人”、“曹太后”等。

6、避地莫须忘魏晋:躲避战乱时,不要忘记魏晋时期的历史。

7、采薇何必叹黄虞:采集野菜时,也无需感叹古代的尧舜时代。

8、茫茫烟水容舟楫:在茫茫的江水之上,船只都能容纳。

9、他日相期泛五湖:以后我们再相约,一起泛舟于五湖。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秋,诗人与李白同游梁园,与友人卢八分手之际。全诗以飘逸豪迈之词抒写离别之情,情韵深婉,格调高雅。

首联两句,点出题旨。“长剑”句,用典。据《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曾以长剑倚墙而立,有壮士从其后欲刺之,张良以足蹴其面,使受创而去。后遂以“长剑”为佩剑之称。这两句说,长剑挺拔如天上宝剑,我十年来历尽辛酸,流落江湖,寄人篱下,令人悲愤。

颔联两句,言志酬愿。“文举”句,化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七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杜甫自比诸葛亮,表示自己也能辅佐君主成就霸业。“伯符”句,意谓如果母亲能象曹操那样对自己倍加尊崇。曹操尊其母为“明烈夫人”,故杜甫有此比。此诗一结,将个人命运与历史兴替联系起来,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殷切关怀。

颈联两句,劝勉朋友。前句用典。《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信陵君窃符救赵,退兵之日,朱亥袖四十斤铁椎击杀晋鄙;又用典《左传·宣公十五年》载,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曾向秦穆公求援,穆公不纳。重耳感慨道:“投宿于郑,飨于楚,劳于宋,而得国于晋。”这里杜甫以晋文公自况,勉励友人勿忘先贤之遗训。后一句,化用了陶渊明《饮酒》诗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希望朋友在乱世之中,仍要像陶潜那样淡泊名利,保持高洁的品格。

尾联两句,展望未来。“五湖”指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和巢湖。相传禹治洪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其中扬州为泽国,故又称“三江”。这里借指广阔的水域。杜甫希望他们将来再相聚于广袤的水波之中,泛舟漫游,共谋匡世济民之策。

此诗是送别时所作的赠答之作。作者与李白同游梁园之时,两人志同道合,意趣盎然。然而天各一方,此别之后,又将各奔前程。临别赠言,自然难免有些感伤,但更多的是对友人未来的热切期盼和良好祝愿。全诗风格清丽脱俗,音节铿锵悦耳,堪称杜诗中别具一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