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色惨澹,匹马声萧萧。
征衣拜堂上,阿母殊陶陶。
儿去儿能还,沙漠安辞劳。
良友承严谴,六月远度辽。
良友亦有母,母子双魂销。
送之以万里,佩之以琼瑶。
富贵与患难,珍重两不挠。
我叹有母贤,乃知有子豪。
万里走远道,谁识金石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送孔樵岚之关外戍》。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的翻译和注释,以及最后的赏析。
诗句释义:
- 游子色惨澹,匹马声萧萧。
- “游子”指的是远行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色惨澹”形容心情悲伤。“匹马声萧萧”描绘出诗人骑马离去的情景。
- 征衣拜堂上,阿母殊陶陶。
- “征衣”指的是出征时所穿的衣物。“拜堂上”意味着在出征前向父母行拜礼表示敬意。“阿母殊陶陶”中的“阿母”是对母亲的敬称,“殊陶陶”表达了母亲的喜悦和骄傲。
- 儿去儿能还,沙漠安辞劳。
- 这是对友人的安慰之词,意思是说即使远离家乡,儿子也能够平安归来,不必担心沙漠的艰辛。
- 良友承严谴,六月远度辽。
- “良友”指的是朋友,“受严谴”可能指的是受到某种严厉的惩罚或处罚。“六月远度辽”中的“辽”是指遥远的地方,暗示朋友即将远征至遥远的边境。
- 良友亦有母,母子双魂销。
- 这里的“母子双魂销”形象地描述了双方的亲人分离之痛,仿佛双方都已化为灵魂的一部分。
- 送之以万里,佩之以琼瑶。
- “送之以万里”表示朋友被送上遥远的路程。“佩之以琼瑶”中的“佩”指佩戴,“琼瑶”通常用来形容珍贵的美玉,这里用来比喻友谊的珍贵。
- 富贵与患难,珍重两不挠。
- 这句话强调了无论是富贵还是患难,友谊都是坚不可摧的。
- 我叹有母贤,乃知有子豪。
- “感叹有母贤”反映了诗人对母亲的赞美,而“有子豪”则表明他认识到自己的儿子有勇有谋。
- 万里走远道,谁识金石交。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情的感慨,认为只有那些经历过风霜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深厚友谊。
译文:
游子的面容显得十分憔悴,独自一人骑着马缓缓离去。
出征时穿着的战袍拜别了慈祥的母亲,她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你离开后能够平安回来,即使身处沙漠也不抱怨辛苦。
虽然你是朋友却承受着严厉的惩罚,但请你不要担心,六个月后我会远远地送行。
虽然你是朋友也有一个母亲,但我们彼此之间的情感如同母子一样深厚。
送你到万里之外的边疆,用宝贵的玉石作为赠礼。
无论富贵还是患难,我们的友谊都坚定不移。
我感叹有位贤德的母亲,这才让我认识到儿子的英勇无畏。
长途跋涉万里之外,谁能真正懂得我们这份金石般坚不可摧的友谊?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感情以及对离别场景的深刻描写。诗中通过对“游子”的描绘,传达了游子内心的孤独和无奈;通过“征衣”、“阿母”等词语,展示了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骄傲;通过“万里走远道”,强调了友情的坚定和长久;最后以“金石交”作结,表达了作者对真挚友情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人情味和哲理思考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