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恩怨错分明,担苦推闲煞有情。
送出五湖看月色,时过三竺听松声。
古贤只解留风节,道眼何曾问利名。
饱食诸天香积寺,但凭鼎足好调羹。

诗句释义与赏析

浮云恩怨错分明,担苦推闲煞有情。

  • 浮云恩怨:这里指世间的纷纷扰扰如同天上的浮云,变化无常。
  • 担苦推闲:承担困难和烦恼,推辞悠闲和舒适。
  • 煞有情:非常执着或深情。

送出五湖看月色,时过三竺听松声。

  • 五湖:中国五大淡水湖,泛指湖泊。
  • 三竺:杭州著名的佛教圣地,位于灵隐寺旁,是西湖的一部分。
  • 月色松声:形容自然景观的美好和宁静。

古贤只解留风节,道眼何曾问利名。

  • 古贤:古代的圣贤。
  • 只解留风节:只知道保持自己的高尚品质和节操。
  • 道眼:洞察事物本质的慧眼。
  • 问利名:关注名利。

饱食诸天香积寺,但凭鼎足好调羹。

  • 诸天香积寺:比喻寺院中的斋饭,常供僧人食用,这里特指吃斋修行的地方。
  • 鼎足:比喻重要地位或关键作用。
  • 调羹:烹饪中的一种技巧,比喻处理事务的手腕。

译文

浮云般的恩怨在天地间清晰可见,我承受着种种苦难,推却了安逸享受。
我送别了五湖之水,欣赏那皎洁的月光,时光流转,我经过三竺聆听松涛阵阵。
古代的圣贤们只知道坚守自己的品格和节操,他们追求的是真理而非世俗的名利。
我在饱食之余,品尝了寺庙中的斋饭,依靠智慧和策略妥善地处理事务。

注释与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浮云般的恩怨与人间的纷扰,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他选择远离尘嚣,专注于修行和精神的满足,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佛法修行的理解,认为真正的修行者应该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清净。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一种高远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真理和道德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