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君先往,匡山住草堂。
问心□不负,隔岭似相忘。
罢磬江声上,灯吹岳雨凉。
人传李供奉,犹有读书床。

寄题辅昙上人匡庐精舍采药君先往,匡山住草堂。

问心 不负,隔岭似相忘。

罢磬江声上,灯吹岳雨凉。

人传李供奉,犹有读书床。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采药君先往 - 描述了一位名叫“辅昙”的僧人先行前往采集药材。
  2. 匡山住草堂 - “匡山”指的是庐山,而“草堂”则是简陋的居所。
  3. 问心 不负 - 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坚定和诚信。
  4. 隔岭似相忘 - 虽然物理上相隔不远,但心灵上仿佛彼此已经忘记。
  5. 罢磬江声上 - 停止敲磬的声音,象征着一种宁静或结束。
  6. 灯吹岳雨凉 - 描述夜晚在山中点灯时,凉爽的雨水打在身上的感觉。
  7. 人传李供奉 - 李供奉是古代对某位著名文人或官员的尊称。
  8. 犹有读书床 - 尽管周围环境优美,但辅昙仍然保留着用来阅读的简陋床铺。

作品赏析

何巩道的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著称。诗中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观和人物的情感状态,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深远的画面。诗中的”问心 不负”和”隔岭似相忘”两句尤为动人,它们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友情、责任和个人信仰的深刻思考,也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态度。此外,“犹有读书床”一句则透露出辅昙虽身处美景之中,但仍保持着学者的谦逊与坚持,这显示了其深厚的内在修养。

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朝,作者何巩道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被贬至偏远的地方,因此选择在此隐居并创作了这首表达其内心世界的作品。诗中所描绘的庐山和草堂,不仅是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投射。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反省,何巩道试图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寻找到心灵的平静和自我实现的途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