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斋双白兔,入草更分明。
暂得辞鹰击,何由倚月生。
眼光看世态,耳薄笑人情。
愿早营三窟,无贻走狗烹。

注释:

  1. 秋斋双白兔,入草更分明。
  • “秋斋”指的是秋天的书房或者读书的地方。(“斋”在古汉语中是指读书的地方)
  • “双白兔”指两只白兔,可能是诗人自己画的或者是从其他地方看到的兔子。(白兔通常代表纯洁和美丽)
  • “入草更分明”意味着这些白兔进入草地后,更加清晰可见。
  1. 暂得辞鹰击,何由倚月生。
  • “暂得辞鹰击”可能是指在暂时逃离了鹰的攻击。(“鹰击”是古代战争中的一种战术,用鹰来攻击敌人)
  • “何由倚月生”则表达了一种渴望依靠月亮而生的意愿或愿望。(“倚月生”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意指借助月亮的力量来实现目标或愿望)
  1. 眼光看世态,耳薄笑人情。
  • “眼光看世态”可能是指用一双敏锐的眼睛来观察世间的变化。(“眼光”在这里比喻为敏锐的洞察力)
  • “耳薄笑人情”则表达了对人世间的虚伪和浅薄的不满或批评。(“耳薄”可能是指轻视、鄙视的意思,“笑人情”则是对人的轻浮行为的讽刺)
  1. 愿早营三窟,无贻走狗烹。
  • “愿早营三窟”表示希望早早地为自己准备三个藏身之处。(“三窟”在古代寓言中指的是三种不同的生存方式,这里指代多种安全的方式)
  • “无贻走狗烹”则是警告或提醒说,不要让自己落入被人利用或抛弃的命运,以免像被狗追逐后被煮食一样。(“走狗烹”在古代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那些被统治者所宠爱的人,一旦失去宠幸就会被抛弃或遭受不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世态人心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双白兔”象征着纯洁和美丽,而“秋斋”则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通过描写白兔的动态和行为,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同时,诗中的“眼光看世态”和“耳薄笑人情”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度思考。最后,“愿早营三窟”和“无贻走狗烹”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保护和避免被害的警示和提醒。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