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乱逃秦别一家,半檐茅屋背桃花。
乍来此地能成醉,始叹吾生未有涯。
江暖渐闻新燕语,日斜空笑晚蜂衙。
青尊若问重游约,只恐浓阴路已差。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鉴赏古代诗文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意境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本首诗歌是诗人在江州时所作。首句“离乱逃秦别一家”交代了时间背景,“半檐茅屋背桃花”描绘了当时的景象:春日阳光下,诗人在半掩的茅屋中独酌,背依着盛开的桃花,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也渲染了一幅美丽的风景图;颔联“乍来此地能成醉,始叹吾生未有涯”写诗人初到江州时的心情。诗人刚来到江州就感到如入仙境,于是大醉而归,不禁感叹自己的人生道路还很长;颈联“江暖渐闻新燕语,日斜空笑晚蜂衙”写诗人在江州的生活感受。江岸上,渐渐传来燕子的啁啾之声,诗人不禁想起早春时节,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的情景;尾联“青尊若问重游约,只恐浓阴路已差”是说自己对故人的承诺。如果故人问起他何时回来重游,恐怕那时绿荫遮天的道路已经不同了。

【答案】

①离乱逃秦别一家(时间:战乱之后)②半檐茅屋背桃花(环境:江州城郊)。③乍来此地能成醉(心情:欣喜、陶醉),始叹吾生未有涯(人生感慨)。④江暖渐闻新燕语,日斜空笑晚蜂衙。(景色描写:春天来临)⑤青尊若问重游约,只恐浓阴路已差(生活感受:怀旧)。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州时期所作的一首七律。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二句写景,三、四句抒发情怀,五、六句写江州之景。尾联写诗人对朋友的许诺,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承诺与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