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快阁曾看雪,今日花开当雪看。
乍似解颜迎客笑,折来催酒向唇干。
尚分杨柳毵毵绿,亦怯春风颤颤寒。
可惜海棠零落尽,暂邀肥婢与盘桓。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进行分析。题干“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在翻译时,注意保留关键词语,同时要注意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王献叔招饮绣球花下:

王献叔邀请我到绣球花下饮酒。

昔年快阁曾看雪,今日花开当雪看。

从前我曾观赏过快阁上的大雪景,如今看到绣球花盛开就像雪花。

乍似解颜迎客笑,折来催酒向唇干。

好像刚解开了笑容,就急忙把酒递给我,让我一口口喝下去。

尚分杨柳毵毵绿,亦怯春风颤颤寒。

还分辨着柳丝垂挂下来的样子,也很怕那吹动的春风让人感到寒冷。

可惜海棠零落尽,暂邀肥婢与盘桓。

可惜的是这美丽的海棠已经凋零了,暂且邀请那个肥胖的歌女与我一起游玩。

【答案】

王献叔在绣球花盛开时邀请作者赏玩。从快阁看雪到绣球花盛开,时间之长、景色之好、感慨之深跃然纸上。

“雪”字是本诗的眼穴。作者写自己观雪赏花的感受和见闻,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雪”字用得贴切、生动。一“雪”点出时间之长,写出了快阁的景色变化之大。二“雪”点明环境,渲染出一种宁静、清寂的氛围。三“雪”点明季节,使读者明白诗人所写之景为冬日雪景。

“迎”字用得好,表现了客人的盛情和主人的喜悦。“笑”字表现出了客人的热情好客,也表现了诗人的高兴和满足。

“柳”字用得很有讲究。“柳”字既指代柳树,又借指美女。“分”字写得委婉含蓄,“分”出了柳枝下垂的特点,也写出了春风轻拂的情景。“亦”字用得巧妙,“亦”写出了春天风冷的特点。“颤”字用得很传神,把春风摇曳的柳枝写得栩栩如生。

“海棠”指的是红海棠(即西府海棠),是唐玄宗时所喜爱的花种,因唐玄宗喜称海棠为“娇艳”,故名“海棠”。“零落尽”写出了春去夏来,花儿凋谢的景象。“盘桓”二字很形象地描绘了歌女与诗人同游的情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