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边城里,风霜不可论。
六亲皆骨朽,百战偶身存。
烽燧连天暗,沙尘惮日昏。
征人家万里,谁吊国殇魂。
久在边城里,风霜不可论。
六亲皆骨朽,百战偶身存。
烽燧连天暗,沙尘惮日昏。
征人家万里,谁吊国殇魂。
注释与赏析:
- 久在边城里:描述了诗人长期生活在边远的城镇,远离家乡和亲人,承受着风霜雨雪的洗礼。”久”字传达了时间的长久,”边城”则暗示了地理位置的偏远和环境的艰苦。
- 风霜不可论:表达了面对自然的恶劣条件,诗人感到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默默地承受。这里的”不可论”可能是指自然条件的严酷超出了人类语言的范畴。
- 六亲皆骨朽:反映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和对他们因战事而亡的悲痛。”六亲”泛指家中的亲人,”骨朽”则形象地描绘了亲人已离世的凄凉景象。
- 百战偶身存:虽然经历了许多战斗,但诗人自己侥幸存活,这既是对自己坚韧不拔的赞扬,也是一种无奈的悲哀。”偶”字表示偶然,强调了战争中生存的不易。
- 烽燧连天暗:描述了战争时期边疆地区烽火连天的混乱景象。”烽燧”是古代边防报警用的烟火信号,”连天暗”则传达了战争的连绵不断和黑暗的氛围。
- 沙尘惮日昏: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荒凉和尘土飞扬的景象。”沙尘”代表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惮”则是害怕的意思,”日昏”则强调了太阳的昏暗和天气的阴沉,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 征人家万里:表达了诗人自身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之一,被迫离家万里为国征战。”征人”指的是军人,”家万里”则强调了离家之远和内心的思乡之情。
- 谁吊国殇魂: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无数生命的国家,谁来哀悼这些逝去的生命?”国殇魂”指的是为国家牺牲的英雄们的灵魂,这里表达了对英雄们的怀念和对战争残酷现实的反思。
李昌祺的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对英雄的怀念。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中人们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