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临夐野,空阔四无邻。
车马来游少,农夫就饷频。
晴檐鸠唤雨,社瓮鸟啼春。
窃禄真何补,投簪愧野人。
以下是对《耕乐亭二首》的逐句释义:
- 孤亭临夐野,空阔四无邻。
- 孤亭临夐野:描述了一个孤立的亭子,它坐落在辽阔的原野之上,四周没有其他建筑物。“孤亭”象征着孤独与自足,而“临夐野”则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氛围。
- 空阔四无邻:进一步强调了亭子的空旷和周围环境的宁静。这里的“空阔”不仅指物理空间的宽广,也暗示了一种心灵的自由和开阔。“四无邻”表明这个亭子是独立于周边建筑和人群的,给人以强烈的归属感和宁静感。
- 车马来游少,农夫就饷频。
- 车马来游少:描述了这个亭子很少被外来的车马和游客所打扰。这可能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偏僻,或者是因为亭中有着吸引人的美景和独特的氛围,使得游客们更愿意停留在此处,而非匆匆离去。
- 农夫就饷频:描绘了农民经常来这里领取食物和报酬的情景。这里的“就饷频”表达了农民对这个亭子的依赖和亲近,他们可能将这里视为自己的小憩之地,或是在劳作之余寻求片刻的安宁。
- 晴檐鸠唤雨,社瓮鸟啼春。
- 晴檐鸠唤雨:通过“晴檐”这个意象,传达出天空晴朗、阳光明媚的景象。同时,“鸠唤雨”这一动作,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现象,还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这里的“晴檐”可能是亭子上的一部分,而“鸠唤雨”则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达,让人联想到小鸟在檐下欢快地呼唤着雨水。
- 社瓮鸟啼春:这里的“社瓮”可能指的是用于储存食物或饮料的陶罐。而“鸟啼春”则描绘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这里的“社瓮鸟啼春”既是一种视觉上的描绘,又带有一种听觉上的享受,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 窃禄真何补,投簪愧野人。
- 窃禄真何补:这里的“窃禄”可能指的是窃取俸禄或利益,而“真何补”则是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这种行为的徒劳无功。这里的“何补”意味着这样做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或带来好处,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麻烦和困扰。
- 投簪愧野人:描述了一位辞职归隐的官员,因不愿为权贵服务而辞官归隐。这里的“投簪”可能指的是脱掉帽子,表示辞去官职的行为;而“愧野人”则表达了他对自己选择的自豪和满足感,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世俗名利的追求已经放下。
- 译文:
- 孤独的亭子矗立在原野之中,四周没有其他的邻居。
- 这个亭子很少有车马和游客来访,但农夫们经常来领取食物。
- 晴天时,鸟儿在亭檐上呼唤着下雨,而社瓮里的鸟儿则在春天里啼叫。
- 窃取俸禄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帮助,辞官归隐才是真正的解脱。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亭子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车马稀少和农夫频繁来访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 诗中的自然景象描绘得细腻而生动,如“晴檐鸠唤雨”和“社瓮鸟啼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 诗人通过对比“窃禄”和“投簪”,传达了他对权力和名利的不屑一顾,以及追求简朴生活的决心。这种价值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独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