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春将暮,俄过三月三。
草谁怜益母,花自媚宜男。
乍到寻巢燕,初眠上箔蚕。
新茶与新笋,乡味忆江南。

【注释】

忽忽:恍恍惚惚的样子;三月四日:指农历三月初三,古人以春分后的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又称踏青节。

俄过:不久。

益母:即“蜀葵”,又名蜀葵花。

宜男:指蚕,因为蚕是吐丝结茧的昆虫,故称蚕为“宜男”。这里用其喻意。

乍到:刚刚来到。

寻巢燕:刚从巢中飞出寻找食物的燕子。

初眠上箔蚕:刚在竹箔上安家、休息的蚕。

新茶:指新采制的茶叶。

新笋:指嫩笋。

乡味:故乡的味道。

江南:泛指江南地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写春天的到来,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联“忽忽春将暮,俄过三月三”写春天的来临和消逝。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春将暮,指春天即将结束。这句意思是说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但春天的脚步却迟迟不肯离去。接着写春天的消逝,“俄过三月三”,意味着春天已经度过了三月,而春天的脚步却迟迟不肯离去。这句的意思是说春天已经度过了三月,但春天的脚步却迟迟不肯离去。

颔联“草谁怜益母,花自媚宜男”写春天的景色。益母是益母草,一种植物名;宜男是桑蚕,一种动物名。这句意思是说,春天里,谁还能怜惜益母草呢?它已经枯萎凋零了。然而,春天的景色依然美丽动人,花儿争奇斗艳,婀娜多姿,令人陶醉。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益母草已经枯萎凋零,但春天的景色依然美丽动人。

颈联“乍到寻巢燕,初眠上箔蚕”写春天里的小生命。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春天里,燕子刚刚找到了巢穴栖息;蚕宝宝们也刚刚进入了梦乡。燕子和蚕都是春天里的小生命,它们都在这个时候开始了新的生活。这里的“乍到”和“初眠”都是描述它们的活动状态。

尾联“新茶与新笋,乡味忆江南”写春天的味道。新茶是春天里新鲜采摘的茶叶;新笋是春天里嫩绿的竹笋。这些新鲜的食材都让人回味无穷。同时,诗人还回忆起故乡的味道,那是家乡的山水、人情、风俗等一切美好事物。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春天里的食材都让人回味无穷,但诗人还是怀念起故乡的味道来。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