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嗟浅薄负明时,更叹长贫少故知。
书卷病来荒旧学,柴门客去重深思。
花容有态随春老,药力无功得效迟。
拟学无生消世念,惟应禅寂共襟期。

【注释】

  1. 浅薄:浅陋,不精通。
  2. 明时:贤明的时代,即有道之世,指国家政治清明的时代。
  3. 故知:老友或知己。
  4. 书卷:读书的书卷。
  5. 柴门:简陋的门户,形容家境贫寒。
  6. 花容:比喻美好的女子容颜。
  7. 药力:药物的力量,也指医术高超。
  8. 无生:佛教语,谓一切法空无自性,故称“无生”。
  9. 消:消除,这里指消除尘世的烦恼。
  10. 禅寂:佛学用语,指禅宗静寂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病中酬谢友人周吉士忱的见赠之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对友人的感激,以及在疾病中求得心灵慰藉的渴望之情。

首句“自嗟浅薄负明时”,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华不足,无法为国效力,辜负了贤明的时代。这里的“浅薄”和“明时”都是关键词,前者表示诗人自视甚低,后者则指他所处的时代。这种自我反省的态度,既展现了诗人谦逊的品质,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无奈。

接下来两句“更叹长贫少故知”,诗人进一步感慨自己贫穷孤独,没有知音相伴。这里的“长贫”和“故知”都是关键词,前者表示诗人生活的困苦,后者则指那些真正了解他的知己朋友。这种孤独感,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也揭示了他在困境中的挣扎。

第三句“书卷病来荒旧学”,诗人提到因患病而荒废了旧有的学问。这里的“书卷”和“旧学”都是关键词,前者表示诗人曾经热爱读书,后者则指那些他已经掌握的知识。这种遗憾感,既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揭示了他在病中的无力感。

第四句“柴门客去重深思”,描述了诗人听到门外客人离去的声音后,再次陷入沉思的情景。这里的“柴门”和“深思”都是关键词,前者表示诗人居住的地方简陋,后者则指他因此而产生的深沉的思考。这种沉思,既是对生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第五句“花容有态随春老”,诗人用花朵的美丽来比喻自己的容颜随着岁月而衰老。这里的“花容”和“春老”都是关键词,前者表示诗人美丽的面容,后者则指春天的流逝。这种比喻,既展现了诗人的美貌,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第六句“药力无功得效迟”,诗人感叹药物虽然有疗效,但效果却很慢。这里的“药力”和“无功”都是关键词,前者表示药物的效果,后者则指其未能立即见效。这种感慨,既反映了诗人对身体恢复的担忧,也揭示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最后一句“拟学无生消世念,惟应禅寂共襟期”,诗人提出想要通过学习佛法来消除世间的烦恼,与禅僧共享宁静的生活。这里的“无生”和“禅寂”都是关键词,前者表示佛法中的空无自性,后者则指禅宗的寂静境界。这种选择,既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解脱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它既有对个人身世的感慨,也有对生活哲理的领悟,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