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翛然静解神,莺花零落草堂春。
山中结社无遗老,地下埋铭有故人。
不向尘埃留半迹,独从丘壑寄闲身。
蟏蛸在户悬空榻,徐孺重来泪满襟。

【诗句解释】

  1. 一枕翛然静解神:在睡梦中,我仿佛飘荡出尘世,心灵得到了解脱。
  2. 莺花零落草堂春:春天的景致中,莺鸟和花朵都凋零了,只留下草堂的春天依然存在。
  3. 山中结社无遗老:我在山中与人结社时,没有遗留下来的老人。
  4. 地下埋铭有故人:在我的墓碑下,有我故去的朋友的留言。
  5. 不向尘埃留半迹:我不想在尘土中留下任何痕迹。
  6. 独从丘壑寄闲身:我独自在山林中寻找一种闲适的生活。
  7. 蟏蛸在户悬空榻:蜘蛛在屋门上悬挂着空床。
  8. 徐孺重来泪满襟:徐稚重来的时候,我泪水盈满了衣襟。

【译文】
你如同超脱尘世的仙人般,在梦中飘然而起。
莺飞花谢,草堂里却依旧春意盎然,这让我想起了你的友情。
你在山中结社,未曾留下任何年迈之人。
你的墓地在地下,那里有我们共同的朋友留下的留言。
你不愿让世俗的尘埃沾身,独自在山林间寻找生活的真谛。
墙上蛛网挂着空床,仿佛你已离去。
徐稚再次来访,我不禁泪湿衣襟,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名叫陈处士的人的挽联。诗中描绘了陈处士生前的闲适生活以及与他的深厚友谊。通过对其生活状态、朋友关系、个人品格的描述,表达了对死者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首句“一枕翛然静解神”,形象地描绘了陈处士入定时的安静状态,仿佛进入了一片宁静的天地。接着,诗人以“莺花零落草堂春”作为过渡,将读者的注意力转移到陈处士生前的生活环境上,暗示了他生活的惬意与和谐。

第二句“山中结社无遗老”,进一步展示了陈处士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他不仅与自然为伍,而且还在山中与人结社,体现了他不拘于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地下埋铭有故人”,则透露出诗人对陈处士的深深怀念。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留下了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第四句“不向尘埃留半迹”,表明了陈处士的高洁品质。他不愿被世俗的纷扰所玷污,而是选择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独从丘壑寄闲身”,“蟏蛸在户悬空榻”则是诗人对陈处士生前生活场景的具象描绘。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诗人展现了陈处士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陈处士的无尽怀念之情。

整首诗以挽联的形式,通过对陈处士生前生活点滴的回忆,展现了他高洁的品质、深厚的友谊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敬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