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波浮出碧波晴,上到天心觉倍明。
香雾云鬟人捣练,凉风露榭客调笙。
刘琨塞外凭栏啸,张渭湖中载酒行。
曾是广寒攀桂手,龙钟犹想赋登瀛。

和秋景韵二十首·其一·秋风

白波浮出碧波晴,上到天心觉倍明。
香雾云鬟人捣练,凉风露榭客调笙。
刘琨塞外凭栏啸,张渭湖中载酒行。
曾是广寒攀桂手,龙钟犹想赋登瀛。

注释

  1. 白波浮出碧波晴:形容秋日水面上的波光粼粼,与碧蓝的天空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2. 上到天心觉倍明:比喻心情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变得更加清爽、明朗。
  3. 香雾云鬟人捣练:描述一位女子在秋日的清晨,用香炉中的烟雾为头发做护发处理,同时在捣练(一种古代女性用于制作衣物的工艺)。
  4. 凉风露榭客调笙:在露台或亭子内吹奏笙,享受秋天凉爽的风和宁静的氛围。
  5. 刘琨塞外凭栏啸:指诗人刘琨在边疆地区独自登上高高的栏杆,对着远方发出悲壮的啸声,表达他内心的壮志与豪情。
  6. 张渭湖中载酒行:张渭在湖边乘船饮酒,欣赏湖光山色,享受悠闲的时光。
  7. 曾是广寒攀桂手:形容自己曾经像嫦娥一样拥有过攀附桂花树的能力。
  8. 龙钟犹想赋登瀛:即使年老体弱,仍怀有远大的抱负,希望能像传说中的神仙一样遨游四海。

赏析

李昌祺的《和秋景韵二十首·其一·秋风》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感受的古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秋天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第一句“白波浮出碧波晴”描绘了秋天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白与绿的对比增强了视觉效果,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日场景中。第二句“上到天心觉倍明”表达了随着季节更替,作者心境的开阔和明朗。第三句“香雾云鬟人捣练”则展现了一种生活化的场景,通过女子在秋风中捣练的细节,增添了诗作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接下来的句子“凉风露榭客调笙”,进一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雅致的秋日午后。诗人在这里不仅享受着自然之美,也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愉悦。此外,“刘琨塞外凭栏啸”借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和豪情壮志。这种豪迈之情与秋天本身的萧瑟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与深度。

最后的两句“曾是广寒攀桂手,龙钟犹想赋登瀛”则是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这里的“广寒”指的是月亮,象征着诗人曾经的梦想与追求。尽管时光已逝,但诗人仍然怀揣着对更高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不屈的精神风貌。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文化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