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朝艺苑烂天葩,前辈风流擅大家。
诗律总推高太史,文章谁继宋金华。
未能云梦吞千顷,谩说图书诵五车。
临楮自惭才思涩,几时重梦笔生花。
译文:
在朝中,艺术的天地里绽放着如天花般的烂漫,前辈们以他们的风流才气独领风骚。诗律总推高太史,文章谁能继承宋金华?未能云梦吞千顷,空谈图书诵五车。面对纸墨自惭才思涩,何时重梦笔生花。
注释:
- 当朝艺苑:在朝中的文艺界。
- 当朝艺苑烂天葩:在朝中的文艺界如同盛开的天花一般美丽。
- 前辈风流擅大家:前辈们以他们的风流才气闻名于世。
- 诗律总推高太史:对诗歌的格律总能找到高超之处,这可能指的是某位高地位或高学识的人。
- 文章谁继宋金华:有谁能继承宋代文学家宋濂的文采。
- 未能云梦吞千顷:没有能力像传说中的云梦大泽那样吞噬一切(比喻才能广博)。
- 谩说图书诵五车:只是空谈诵读典籍的数量(形容学问丰富但不注重实践应用)。
- 临楮自惭才思涩:面对纸张时自己感到惭愧,因为自己的才思不够流畅。
- 几时重梦笔生花:什么时候才能再梦见笔法如同开花般灵动生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文学才华及成就的感慨之作。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和现状,表达了一种对未来可能达到的辉煌的向往和自我评价。
诗的前两句“当朝艺苑烂天葩,前辈风流擅大家”描绘了作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艺术繁荣的时代,他作为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这里的“烂天葩”形容艺术界的丰富多彩,而“擅大家”则强调了他的卓越和权威。
第三句“诗律总推高太史,文章谁继宋金华”表明了作者对于诗歌格律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追求,并且认为没有人能够超越宋代文学家宋濂的水平。这里既展现了对前人的尊重,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成就的自我认知。
第四句“未能云梦吞千顷,谩说图书诵五车”却透露出一丝自我批评,表达了尽管有如此深厚的学识,但他并未能将所有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才华,也未能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这里反映了作者对自身能力的局限性的认识。
“临楮自惭才思涩,几时重梦笔生花”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省。他认为自己虽然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但在实际创作中,才思并不流畅,无法像梦中那样自如地挥洒笔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可能达到的境界的渴望。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成就,更透露出他对自我能力和未来的反思与期待。通过对过去的赞美、现在的自省以及对未来梦想的描述,展现了一个艺术家对艺术生涯的深刻思考与情感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