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钥边城固,储胥幕府闲。
风声先上郡,烽火绝秦关。
紫塞铙歌发,黄云猎骑还。
侧知铃阁夜,梦绕殿东班。
【注释】
锁钥:指军事要塞,也比喻重要的职位。储胥:指屯兵驻守,也比喻军队。秦关:指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是古时通往长安的要道。紫塞:泛指边塞地区。铃阁:指宫廷内殿阁,皇帝办公的地方。东班:指朝廷中地位较低的官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张鹄举去榆林担任巡抚时写的。诗人通过描绘榆林的军事地理位置,以及边防将领的勤勉和英勇,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感情。
首联“锁钥边城固,储胥幕府闲”,以“锁钥”来形容榆林的地理位置,强调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同时以“储备军粮”之“储胥”比喻军队驻扎之地,表现了边关的宁静与安宁。
颔联“风声先上郡,烽火绝秦关”,描述了榆林地处风口,消息传播迅速;而由于其战略位置重要,所以没有烽火信号,意味着边境安全无虞。这里既体现了榆林的战略价值,也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殷切期盼。
颈联“紫塞铙歌发,黄云猎骑还”,通过描写紫塞(古代地名)传来的战争号角和黄云中归来的猎骑,生动地描绘了边疆将士英勇无畏、战功赫赫的形象。同时,“还”字也暗示了战事的结束或胜利的到来。
尾联“侧知铃阁夜,梦绕殿东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期待。这里的“铃阁”指的是皇宫内的高官们所居住的楼阁,象征着高位;而“东班”则是指朝廷中地位较低的官员。诗人用“侧知”二字,既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许,又透露出诗人自己对于仕途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力量,通过对榆林地理位置的描述、对边防将领的赞美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忠诚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