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塘古岸水空流,月落波沉白露愁。
羽化空教归紫府,精灵长望照丹邱。
桐音寂寂风中断,菱影青青水外秋。
云尽天南驾不返,荻塘古岸水空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了解《凤哀十首》的写作背景及作者信息,然后逐句翻译诗句,并分析其内容主旨;同时注意理解诗歌的情感,把握诗歌的艺术手法。

“荻塘古岸水空流,月落波沉白露愁。”这两句写景,写秋日的荻塘,月落波沉,一片白露凝成的愁绪。

“羽化空教归紫府,精灵长望照丹邱。”写仙人乘鹤而去,留下精灵在丹丘上遥望着自己的影子,形象地表达了对仙逝的惋惜。

“桐音寂寂风中断,菱影青青水外秋。”“云尽天南驾不返,荻塘古岸水空流。”“桐音”即落叶,梧桐树落叶的声音。“断”,指落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菱影”,指菱叶。“青青”,颜色深绿。此句的意思是:秋风萧瑟,梧桐树上叶子纷纷落下,只有风在空中回荡着树叶的沙沙声,菱叶在水面上摇曳。秋天来临,万物凋零,连云彩都飞到了天的那一边。此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萧条景象。“云尽天南驾不返”,“天南”指南方的天空,因为南方属火,所以用天南作代称。“驾”是驾御的意思,“不返”是不肯回来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天空中的白云已经飞到了天的那一边,再也不肯回来了。“荻塘古岸”,指的是作者所居住的地方,也是他经常驻足的地方。“水空流”,水流得非常快,好像被抽干了一样。“水空流”也是指作者所居住的荻塘,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

最后一句“荻塘古岸水空流”,与第一句“荻塘古岸水空流”相呼应,以景结情,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

【答案】

①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咏物诗,借写荻塘秋色抒发感慨之情。②首联写景:荻塘古岸,秋日的景色。③颔联写景: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秋夜降临,月光洒满大地,江面上的水波随着月的降落而渐渐平静下来,仿佛一片白霜。④颈联写景: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梧桐树上的落叶飘落到地面上,风一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的痛苦;而菱叶则在清澈的水面上摇曳生姿,似乎在向人们展示它那优美的身姿。⑤尾联写景: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天空中的白云已经飞到了天的那一边,再也不肯回来了。⑥全诗以景结情,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