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忽如梦,回头好是闲。
谁知烦恼障,只在市朝间。
以我入林意,依君杖锡还。
清言坐终日,幽兴正相关。

【注释】

澹归师:即澹台灭明,东汉时隐士。

篁溪: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往事:指过去的事情。

闲:闲暇,无事可做。

烦恼障:佛教语,比喻烦恼和世俗的纷扰。

我入林意:指隐居山林的志向。

依君杖锡还:指随师父去隐居。

清言:清雅的言论。

坐终日:整天坐着。

幽兴:高雅的兴致。

【赏析】

《访澹归师于篁溪》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访”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澹台灭明的敬慕之情,同时也寄托了王维本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含蓄蕴藉,意境深远,耐人品味。

首联:“往事忽如梦,回头好是闲。”

上句用典,“往事”指过去的事;“忽如梦”比喻往事就像一场大梦一般。下句“回头好是闲”,表示回过头来觉得悠闲自在。这两句写来表达一种怀旧之情,但并不流连于过去的繁华之中,而是有一种淡薄名利、回归自然的意味。

颔联:“谁知烦恼障,只在市朝间。”

这句诗是说人们往往不知道烦恼的根源在于世俗的纷争和诱惑,而只看到表面的现象。这两句诗反映了一种深刻的社会现实批判。它表明人们应该认识到,真正的烦恼并不是来源于外在的环境和诱惑,而是内心的贪欲和执着。

颈联:“以我入林意,依君杖锡还。”

这里的“我入林意”指的是作者自己想要隐居山林的愿望和决心。“依君杖锡还”则是说跟随师父去隐居,过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这两句诗体现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俗世界的超脱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尾联:“清言坐终日,幽兴正相关。”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与澹台灭明交谈中,他能够静心聆听并感受到一种清雅的言辞和高雅的兴趣。这种境界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呼应,使他感到愉悦和满足。这两句诗强调了交流的重要性和深度,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心灵的默契和共鸣。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它不仅反映了当时隐逸文化的盛行,也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