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秋蓬似,因风转未休。
世途轻宦拙,儿女别家愁。
庭次梅初吐,江南橘再收。
蒹葭何处夜,今去泊孤舟。
将按饶州
正好秋蓬似,因风转未休。
世途轻宦拙,儿女别家愁。
庭次梅初吐,江南橘再收。
蒹葭何处夜,今去泊孤舟。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 正好秋蓬似:形容秋天的芦苇随风飘动的样子。
- 因风转未休:形容芦苇随风摇曳不停歇的景象。
- 世途轻宦拙:形容仕途不顺,感到仕途艰难。
- 儿女别家愁:形容离别时家人的忧愁。
- 庭次梅初吐:形容庭院中梅花初开的景象。
- 江南橘再收:形容江南地区橘子丰收的情景。
- 蒹葭何处夜:蒹葭是一种水边植物,此处指夜晚水边的芦苇丛。
- 今去泊孤舟:形容自己即将离去,在孤舟上度过孤独的时刻。
- 赏析:
李舜臣的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诗中的“正好秋蓬似”,“因风转未休”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气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秋日之中。同时,诗人通过对“世途轻宦拙,儿女别家愁”的描写,反映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看法和无奈,以及对于家庭和亲情的深深眷恋。此外,诗中的“庭次梅初吐”,“江南橘再收”等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季节变换,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美,也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蒹葭何处夜,今去泊孤舟”一句,以景结情,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外在的景物描写,又有内在的情感流露,达到了情景交融的高度。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