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那觉病,但见吐车茵。
一顿可缺食,百年无到人。
何膏起其死,有泪出于亲。
听雨秋堂夜,茕茕剩老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的具体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奔波那觉病,但见吐车茵。”
注释:
- “奔波”:形容生活艰辛或奔波劳碌。
- “那”:语气词,无实义。
- “觉病”:意识到疾病在身。
- “吐车茵”:形容身体疲惫,如同吐车一样。
赏析: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因奔波劳碌而感到身心疲惫,如同吐车的疲惫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奔波的感慨。
第二句:“一顿可缺食,百年无到人。”
注释:
- “一顿”:比喻一天的生活费用。
- “缺食”:缺乏食物。
- “百年”:指一生。
- “无到人”: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赏析:
这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以及他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境的担忧和不安。
第三句:“何膏起其死,有泪出于亲。”
注释:
- “膏”:这里指膏泽,比喻恩惠、帮助。
- “起”:挽救。
- “其死”:指死亡。
- “有泪出于亲”:意味着即使面临死亡,也因为亲人的缘故而流泪。
赏析:
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亲情的珍视,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因为亲人的关爱而感到温暖。
第四句:“听雨秋堂夜,茕茕剩老身。”
注释:
- “听雨”:听着雨声。
- “秋堂”:指秋天的晚上。
- “茕茕”:孤独无助的样子。
- “剩老身”:剩下的年迈的身体。
赏析: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秋夜听着雨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岁月的无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亲情和岁月的思考,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