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宪临行尚倚舟,陇云阡月要图收。
一时缩地便行李,千里忘家惬宦游。
不待移书问封树,即教开卷见松楸。
清明官舍梨花酒,水墨微踪散远忧。

【注释】

  1. 监宪:监察御史。
  2. 临行:临走之前,即动身前往任所前。
  3. 陇云阡月:山间村落上空飘荡的云雾和田野间的明月。
  4. 缩地:缩地成寸,形容距离很短。
  5. 行李:指旅途中的行装、物品等。
  6. 官舍:官署、官府。
  7. 封树:指树木被砍伐后留下的树桩。
  8. 水墨微踪:用淡墨水写在宣纸上,形成的痕迹很小。
  9. 微踪:痕迹微小。
  10. 远忧:远虑、深忧。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一幅山水画。
    全诗以“为钱世行副宪写虞山先陇图”开头,点出了作诗的对象,也点出了作诗的时间——钱世行副宪即将赴任虞山(今江苏省常熟)时。接着四句,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自己对钱副宪的祝福与期望。“监宪临行尚倚舟,陇云阡月要图收。”诗人站在江边的小船上,眺望着远处的虞山,只见那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云雾缭绕,仿佛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他心中充满了期待,希望钱副宪在任期间能够治理好这片土地。
    五至八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虞山的美丽景色。“一时缩地便行李,千里忘家惬宦游。”诗人想象着一旦到达虞山,就可以瞬间缩小空间,将行李全部收拾好,然后开始了他的宦游生活。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钱副宪的祝贺之情,更体现了他对宦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最后两句,诗人又回到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不待移书问封树,即教开卷见松楸。”诗人并不需要亲自去询问那些被砍伐的树木是否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因为他只要打开书本,就可以看到那些被砍伐的树木已经化为尘土了。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钱副宪的祝愿,又表现了他对自己仕途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钱副宪的美好祝愿和期望,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乐观精神和豁达胸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