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至此不能为,力尽堂堂是死时。
一块肉同今日丧,孤儿事属老天知。
弱流万里难容楫,清酤三行欲动旗。
一殉毅然酬所养,厓山堪壮不堪悲。

【注释】:

崖山大忠祠:指抗元名臣文天祥的祠堂。文天祥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1276年,元兵南侵,攻破了宋朝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灭亡,文天祥被俘,在狱中坚贞不屈,最后被杀害于大都(今北京)。他的事迹被后人称为“崖山忠烈”。

二公:指文天祥与张世杰。他们都是抗元名臣,也是当时南宋朝廷的主要将领。

堂堂:形容威武的样子。

一块肉同今日丧:比喻自己和国家一样,同归于尽,毫无例外。丧:死亡。

弱流万里难容楫:意思是水势很弱,无法容纳船桨。

清酤三行欲动旗:意思是酒量很小,喝三杯酒就要摇动旗帜投降。

一殉毅然酬所养,厓山堪壮不堪悲:意思是为了报答国家养育之恩,宁愿牺牲生命也无悔;然而山河破碎,壮志未酬,令人痛心疾首。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作者在南宋灭亡之际所作。全诗以“忠”为核心,抒发了文天祥对故国山河的眷恋之情,以及他在元军入侵下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

说明这是在文天祥被俘并处决之地——崖山大忠祠前写的。第二句写文天祥在押解途中已经精疲力竭,但仍然威武不屈地面对死亡。第三句用“一块肉”来比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达了诗人与国家共存亡的决心。第四句描绘了元军的强大和自己的无力抵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无奈。第五句通过对比自己与敌人的行为,强调了自己忠诚于国家的决心。第六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决心,表达了诗人宁愿为国家而死也不会屈服于敌人的态度。第七句则是诗人对祖国未来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意境雄浑而开阔,语言简练而有力,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热爱和崇高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