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目流光口带髭,梵书真诀镇相随。
茅山道士烧丹伴,天竺先生授记师。
毛制氎袍寒日著,𩕳装金碗食时持。
游踪又逐闲云去,沧海重来未有期。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深目流光口带髭,梵书真诀镇相随。”
- 深目流光:形容眼睛深邃且闪烁着光芒。
- 口带髭:这里指胡须,可能意味着年岁或经验。
- 梵书真诀:“梵书”可能指的是佛教经典,而“真诀”是真正的智慧或秘诀。
- 镇相随:意味着这些知识和技能一直在身边陪伴。
- “茅山道士烧丹伴,天竺先生授记师。”
- 茅山道士烧丹:描述了一个道士正在炼制丹药的场景。
- 天竺先生授记师:这可能指一个来自印度的智者或大师,传授了某种技艺或知识。
- “毛制氎袍寒日著,𩕳装金碗食时持。”
- 毛制氎袍:用羊毛制作的衣物,表明其简陋或朴素。
- 寒日著:表示穿着这样的衣物在寒冷的阳光下。
- 𩕳装金碗食时持:这里的“𩕳”可能是某种特定的器皿,“金碗”可能象征着尊贵或财富,但在这里被用作比喻,意指即使在贫穷或简朴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尊严和自足。
- “游踪又逐闲云去,沧海重来未有期。”
- 游踪又逐闲云去:描绘了一种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态度。
- 沧海重来未有期:表示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预测的,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场景,传达了一种对生活、修行和哲理的独特见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平和与智慧的生活态度。诗中的“茅山道士”与“天竺先生”象征着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都强调了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