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翁分与世缘疏,国恤惊心泣且吁。
生长太平惟欠死,老衰馀息尚何如。
不知伊傅谁调鼎,欲梦羲皇我枕书。
终日无聊思理发,雪茎些少亦频梳。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
乙丑年,即公元1245年(南宋理宗淳祐五年)六月,当时陆游正在夔州任权知夔州兼管内安抚司公事,他得知孝宗的哀痛诏书,心中十分震惊和悲痛。全诗如下:
愚翁分与世缘疏,国恤惊心泣且吁。
生长太平惟欠死,老衰馀息尚何如。
注释:
- “愚翁”:指陆游自己,自称愚笨的人。
- “世缘”:人世间的缘分或关系。
- “国恤”:朝廷对国家的哀悼。
- “惊心泣且吁”:心里震惊,泪如雨下。
- 生长:”生于”,这里是指一生下来就生活在安定繁荣的时代。
- “欠死”:缺少生命。
- “馀息”:剩下的气息。
- 伊傅:伊尹和傅说,都是古代贤臣。
- 调和鼎:比喻治理国家。
- 羲皇:伏羲氏和神农氏,传说中的古帝。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在听到孝宗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的哀悼之情以及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反思。首句“愚翁分与世缘疏”,意味着陆游认为自己一生下来就处于一个相对平静、无忧无虑的环境中,这与国家大事无关。然而,当听到孝宗去世的消息时,他的内心却充满了震惊和悲痛,因为孝宗是他的偶像,他的去世让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第二句“生长太平惟欠死”,表明陆游一生都在太平盛世中度过,但他却觉得自己的生命还不足以为这个国家尽一份力。这既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担忧,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无奈和失落。
第三句“老衰馀息尚何如”,进一步表达了陆游对生命的感慨。他虽然已经年老体衰,但仍然觉得自己还有余力可以为这个国家做一些事情。然而,当他看到国家的未来无人能够承担这份责任时,他又感到了深深的忧虑。
第四句“不知伊傅谁调鼎”,表达了陆游对国家未来的迷茫和困惑。他认为,现在需要一个像伊尹和傅说这样的贤臣来治理国家。然而,他却不知道谁能有这样的能力。这是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最后两句“欲梦羲皇我枕书”,表达了陆游对理想的追求。他希望能够像伏羲氏和神农氏一样,成为国家的贤臣,为国家做出贡献。而“终日无聊思理发”则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陆游个人经历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无限期许。同时,它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