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费揩摩转减光,苦无障翳只荒荒。
俯眉作字仍虚画,触鼻看书反差行。
盖幅鲛绡花懵憧,隔重云母月微茫。
从前了了都休说,青白甘输与阮郎。
诗句解释与赏析:
- 老年三病眼花:
- 这句直接描述了诗人在老年时的视觉问题,包括老花眼和白内障等。
- “三病”在这里指的是老年常见的三种视力问题。
- 转费揩摩转减光:
- 描述因年龄增长导致视力减退,需要频繁擦拭才能看清楚。
- “揩摩”是擦拭的意思。
- “转”意味着通过努力或方法。
- “减光”则指减少光明。
- 苦无障翳只荒荒:
- 由于视力问题严重,没有眼镜或其他遮挡物,只能看到模糊的景象。
- “苦”表达了痛苦或无奈。
- “障翳”是阻挡视线的障碍。
- “只荒荒”描绘了因缺乏清晰视野而产生的迷茫或无助感。
- 俯眉作字仍虚画:
- 这个表达说明尽管视力受限,但诗人仍然尝试着写字,但仍感觉像是在虚画(即无法精确地描画)。
- “俯眉”形容低头做动作的姿态。
- “作字”是指书写。
- “仍虚画”表明即使努力,效果仍然是不完整的。
- 触鼻看书反差行:
- 这里提到触摸鼻子(可能是指鼻子上的气味)来读书,但这种方式使得阅读体验变得困难,因为气味可能会影响视力。
- “触鼻”表示通过嗅觉感知书页的味道。
- “看书反差行”意味着阅读时必须依赖嗅觉,而不是视觉。
- 盖幅鲛绡花懵懂:
- 使用“鲛绡”这种珍贵的丝绸材料来比喻书籍,暗喻书籍虽珍贵却因视力问题而显得模糊不清。
- “盖幅”指的是覆盖整个书面的面积。
- “花”在这里形象地描绘了书籍内容的模糊性。
- “懵懂”表示不清楚、困惑的状态。
- 隔重云母月微茫:
- 描述一种朦胧、模糊的景象,仿佛是在云雾中看到月亮,其光辉微弱且不清晰。
- “隔重云母”形容天空中云雾厚重,难以看清远处的景色。
- “月微茫”则强调月光的微弱和不明亮。
- 青白甘输与阮郎:
-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年轻时代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接受。
- 这里的“阮郎”可能是指古代文人阮籍,用来比喻年轻时的自己。
- “甘输”表示愿意放下或接受现状。
- “青白”可能指的是年轻时的青涩和纯真。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心理描绘,表达了诗人面对晚年视力衰退的无奈和辛酸。诗人通过“三病”和具体的视觉体验(如“转费”、“只荒荒”)描绘了自己在老年时期的生活状态,以及因视力受损而感受到的困扰和挑战。诗中的“触鼻看书反差行”、“盖幅鲛绡花懵懂”等句子,不仅形象地传达了视觉上的模糊和困难,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某种释然或接受。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和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