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失火夜深时,万幸先生不姓池。
旧屋尚存还纳客,残书不烬可教儿。
行藏在我焉无过,善恶惟天自有知。
今日一杯须烂醉,白头俱是老便宜。

【注释】

1)邻:邻近。

2)幸:幸运,侥幸。

3)不及:不及灾祸之及。

4)不:不是。

5)姓池(qī):是说先生没有姓“池”。

6)纳:接纳。

7)烬:烧尽。

8)行藏:即处世行事。这里指个人的行为和品德。

9)焉:怎么。

10)惟:只。

11)烂醉:大醉。

12)老便宜:指老年时可以享受的安逸生活。

【译文】
城门失火深夜时,万幸先生没受牵连。
旧屋尚存还能接待客人,残书未焚可教子孙。
行藏在我何须过问,善恶自有天意知晓。
今日一杯须饮至烂醉,白头偕老是晚年之福。

【赏析】
《邻火幸不及殃》,作者在这首诗里通过描写一场火灾,表达了对人生遭遇不幸时能够泰然处之、安然度过的态度,同时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对老年生活的期待。
首句“邻火幸不及殃”,直接点明了火灾的发生。然而,作者并没有因为这场不幸而感到恐慌或绝望,而是以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看待这场灾难。这种心态可以从他对自身命运的自信和对他人的关爱中体现出来。他没有因为火灾影响到自己而庆幸,反而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好运,没有让自己受到牵连。这既体现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把握,也表达了他对他人命运的关心。
第二句“幸不姓池”,是对上一句“邻火幸不及殃”的解释和延伸。作者在这里用了巧妙的比喻,将自己与火灾受害者进行了对比,强调自己并没有受到伤害。这不仅表明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掌控能力,也体现了他对他人的同情和关爱。他并没有因为火灾而感到恐惧或不安,反而认为这是一种幸运,没有让自己受到牵连。这种乐观的态度让人印象深刻。
第三句“还纳客”和第四句“残书不烬可教儿”进一步描绘了火灾后的情景。火灾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损失和痛苦,但也让人们有机会去反思和改变。作者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对火灾后的感慨。他认为,尽管火灾给人们带来了损失和痛苦,但它也让人们有机会去反思和改变。他希望人们在经历火灾后能够吸取教训,珍惜生命,避免重蹈覆辙。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也展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第五句“行藏焉无过”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行为的评价。他认为,只要他能够遵循道德规范,遵守社会公德,就不会有过失。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自我的要求和期望,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规范,遵守社会公德,这样才能做到问心无愧,不会犯错误。这种观念体现了他对道德的重视和对公正的追求。
第六句“善恶惟天自有知”表达了作者对于善恶的判断和看法。他认为,善恶是由天命决定的,而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这句话揭示了他对于道德和人性的看法,也展现了他的哲学思考。他认为,善恶是由天命决定的,而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这种观点强调了他对于天命的信仰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道德和人性的思考。
第七句“今日一杯须烂醉”表达了作者对于饮酒的态度。他认为,在今天这样的情境下,喝酒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这句话揭示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看法,也展现了他对快乐的追求和享受。
第八句“白头俱是老便宜”表达了作者对于老年生活的态度。他认为,老年人的生活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和享受,是一种值得珍惜的时光。这句话体现了他对老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这首诗通过对一场火灾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也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它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火灾现场的景象和人物的内心活动,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豁达和乐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