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客到鹤先鸣,洒扫茅堂作送迎。
座举龙钟先有我,乡寻侪辈渐无兄。
明年七十将来寿,今日三杯见在生。
一幅布巾藤作杖,倩谁林下昼闲行。
【注释】
- 生朝:生日。自遣:自己作诗遣兴。
- 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 乡寻侪辈:家乡里的人,指同辈的友人。无兄:没有兄弟。
- 明年七十将来寿:我明天就七十岁,将来过生日时一定庆祝。
- 三杯见在生:我现在还活着。见在:活着。
- 一幅布巾藤作杖:用一块布做手巾缠成拐杖。
- 倩谁林下昼闲行:请哪位贤人在林下午后闲暇时给我走一段路。
【赏析】
此诗为作者生日所作,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友情及岁月流逝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门前客到鹤先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客人的到来让门前的鹤先鸣叫欢迎,寓意着诗人的家门前总是热闹非凡,充满了欢声笑语。
次句“洒扫茅堂作送迎”,则表现了诗人对待客人的热情与尊重。他亲自洒扫茅草屋,迎接远方的客人,体现了他的谦逊与好客的性格。
第三句“座举龙钟先有我”,则是说在座的宾客中,年纪最大、行动最不便的应该是他自己,暗示了自己年岁已高。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同辈朋友渐行渐远、不再相见的感伤。
第四句“乡寻侪辈渐无兄”,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怀念。曾经的同辈朋友现在越来越少,如同兄长般的朋友已经不复存在,让人感到遗憾。
第五句“明年七十将来寿”,则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与期待。作者希望自己能活到七十岁,届时一定会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六句“今日三杯见在生”,则表达了对当下生命的珍惜。尽管人生短暂,但今天还能活着就已经很幸福了。这一句既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又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
最后一句“一幅布巾藤作杖,倩谁林下昼闲行”,则是对自己未来的遐想与展望。他计划用一块布做成的手巾缠绕成拐杖,让贤人在自己林下午后闲暇时为自己走过这段路程。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的感悟、友情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