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盘苜蓿漫阑干,自信书生骨相寒。
远落荒州悲燕幕,老收微禄笑鲇竿。
一梳坠雪方归国,万事浮云又盖棺。
灯下遗诗不堪读,读来句句与风酸。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每句诗的意思,看有没有关键词,最后根据这些信息点出诗句的意思、运用的手法、所抒发的感情等。
这首诗的注释是:“盛仲规:名不详。《遗诗》为作者友人盛仲规所作,其内容多写其流落边荒之苦及对故国之思。此诗首二句谓盛在荒凉之地,因思乡而悲。第三四句谓老来微禄不足以养身,但能笑收鱼竿而已。五六句谓自己一梳归国,万事皆付东流,唯余白发而已。末句谓读其遗诗,字里行间都充满了风霜之味。”
【答案】
①饭盘苜蓿漫阑干(盛仲规的遗诗中写到他生活清贫)②自信书生骨相寒(盛仲规自叹身世坎坷)③远落荒州悲燕幕(盛仲规自叹被贬到偏远的荒洲)④老收微禄笑鲇竿(盛仲规自叹晚年生活清苦)⑤一梳坠雪方归国(盛仲规归乡)⑥万事浮云又盖棺(盛仲规感叹世事变迁无常)⑦灯下遗诗不堪读(盛仲规感叹自己的诗歌难以读懂)⑧读来句句与风酸(盛仲规感叹自己的诗歌有风霜之感)。
赏析:盛仲规是北宋著名词人张先的弟弟,《宋史》记载他是“工于诗,尤善长短句,喜为侧艳之词”。他的这首《遗诗》就反映了他一生坎坷不平的遭遇。开头两句,写他生活清贫,骨相寒酸。“饭盘”二字,既写出他的生活条件,又是他身份的象征。“苜蓿”二字,既表明他的食料,也表明了他的饮食清淡。“漫阑干”三字,则表明他生活的艰辛。
三四两句,写他在遥远的荒州悲悼燕子一样飘零的往事。“远落”二字,表明他被贬谪的时间之长。“荒州”一词,既表明他所在的地点,又表明他所受的待遇之差。“悲燕幕”一句,既表明他对往事的怀念,又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老收微禄”,既表达了他的无奈心情,也表现了他对自己清苦生活的接受态度。
五六两句写他晚年的生活。“一梳坠雪”一句,既表明他头发全白,也表明他生活艰苦。“归国”二字,既表明他回到了祖国,也表明了他的心情愉快。“万事浮云”一句,既表明他对人生的看法,又表明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他晚年生活的艰苦,又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安慰。
七、八两句写读盛仲规的遗诗的感受。“读来句句与风酸”一句,既表明读其遗诗的感受,又表现了对他诗歌的赞赏。“句句”二字,表明他读诗时的认真态度;“与风酸”二字,既表明读后的感受,又表现了对诗作风格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