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气俱偏性亦偏,偶乘雨露觉乔然。
参天无象鸾凰远,借日为阴燕雀便。
只好沉沟终作断,不应当路久妨贤。
蹶之可宥曾非楮,且把功名付爨烟。

【注释】

樗:一种落叶乔木,树干扭曲,枝叶茂盛。

材气:才能和气质。偏性:个性特点。

乘:遇到、碰上。

觉:感觉、知觉。

参天:高耸入云。

鸾凰:古代传说中鸾鸟和凤凰一类的神禽。

借日为阴:比喻借助别人的势力。

沉沟:指埋于土中。

蹶之可宥:指受到挫折可以原谅。曾非楮:不是纸做的。

爨烟:灶火,炊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大樗(即臭椿树)的遭遇来表达作者的感慨之情。

开头两句说:“材气俱偏性亦偏,偶乘雨露觉乔然。”意思是说大樗虽然有出众的材气,但个性也偏激;它偶然遇到了雨露,就觉得自己高大起来了。这里“材气”指树木的才能和气质,“材气俱偏”指其性格偏于一端。“偶乘雨露觉乔然”指偶然遇到机遇而使自己变得高大起来。这两句诗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也是对自己坎坷一生的慨叹。“偶乘雨露”是比喻自己得到了机遇而使自己有所发展;“觉乔然”则是说在这种机遇面前,自己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示出来,从而感到自豪。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夸张手法,把一个平凡的人放在不平凡的位置上加以描写,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愤懑不平,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诗人写到大樗的生长情况:“参天无象鸾凰远,借日为阴燕雀便。”意思是说大樗长得非常高大,但是却没有鸾凰那样高雅的姿态;它依靠的是借来的太阳之光,因此显得卑微,只能像燕雀那样飞得低矮。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大樗尽管有出众的才能和气质,但它却缺乏真正的高贵品质,因此不能成就大事。这里诗人用“无象”和“便”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大樗的品格和才能,既突出了它的不足之处,又表现了它与鸾凰、燕雀之间的巨大差距。

下面四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大樗最终的命运的感慨:“只好沉沟终作断,不应当路久妨贤。”意思是说大樗最终只能被埋到地下,成为一堆无用之物;因为它常常出现在道路旁,所以长久以来妨碍了贤才的发展。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樗的同情和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和社会现实的不满。

最后两句诗以大樗自比:“蹶之可宥曾非楮,且把功名付爨烟。”意思是说即使受到挫折也可以原谅,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还是把功名寄托在燃烧的炊烟上面吧。这句诗既是对大樗的安慰,又是对自己的人生态度的一种概括。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大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坎坷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世态炎凉和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