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悠悠至千丈,岁月之后乃可望。
老夫一日春雨中,手暖心闲笔初放。
徂徕合抱三百株,生捉龙蛇眠纸上。
培之以墨土何功,根叶不惊神亦王。
傍人谓我夺造化,毕宏伟偃仍相诳。
一舒一卷风雨生,满堂错愕空相向。
还疑秋子打窗扉,亦觉春花扑屏幛。
久无采录我何嗔,自倚胸中意为匠。
这首诗是一首咏松的诗,通过描写松树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征,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赞美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寸■悠悠至千丈,岁月之后乃可望。”
注释:这里的“寸■”可能是松树的一种形态,而“千丈”则形容它的生长速度之快。这句诗的意思是,松树从小苗长到参天大树需要很长时间,只有在经过漫长的岁月后才能见到它的全貌。第二句:“老夫一日春雨中,手暖心闲笔初放。”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春雨中观察松树的情景。诗人用“手暖心闲”来形容自己在欣赏松树时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第三句:“徂徕合抱三百株,生擒龙蛇眠纸上。”
注释:“徂徕”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指某种特定的松树品种,而“合抱”则是形容松树的粗大程度。这句诗的意思是,徂徕地区的松树有数百棵,它们的姿态各异,有的像龙蛇一样蜿蜒盘绕,有的则安静地沉睡在纸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第四句:“培之以墨土何功,根叶不惊神亦王。”
注释:这里的“墨土”可能是指培养或保护松树的环境,而“神亦王”则表示松树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其王者风范。这句诗强调了松树强大的生命力和坚韧的精神。第五句:“傍人谓我夺造化,毕宏伟偃仍相诳。”
注释:这里的“傍人”指旁观者,而“夺造化”则意味着松树的强大和壮观。这句诗反映了一些人对松树的误解,认为它能够改变自然规律或创造奇迹,但实际上这只是松树自身的强大而已。第六句:“一舒一卷风雨生,满堂错愕空相向。”
注释:这句诗描述了松树随风摇曳的场景,以及人们对此的反应。风雨中的松树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而人们则感到惊讶和困惑,不知道这是什么神奇的景象。第七句:“还疑秋子打窗扉,亦觉春花扑屏幛。”
注释:这里的“秋子”可能是指秋季的落叶,而“春花扑屏幛”则形容春季花朵盛开时的美丽景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变换带来的美景的感慨。第八句:“久无采录我何嗔,自倚胸中意为匠。”
注释:这句诗表明诗人并不在意他人对他的作品的评价,而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和创作风格,就像一个工匠一样用心制作作品。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的独特见解和感悟。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来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