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池本清冽,映日更明透。
畜鱼不得藏,巨细百尾凑。
在水若空游,一一见肥瘦。
又若在镜中,鳞鬣无差谬。
旅往还旅来,人饵口即就。
洋洋得其所,何如浴沂秀。
深契濠上观,肯袭如棠陋。
心赏失归途,昏云黯孤岫。

【注释】

石池:池塘,水池。畜鱼不得藏:指池中鱼儿自由自在的游动。巨细百尾凑:大大小小的鱼都聚集在池中。在水若空游:鱼儿在水中好像在自由地游动。一一见肥瘦:每一条鱼都可以看到它的形态和体态。又若在镜中:又好像在镜子里。鳞鬣无差谬:鱼鳍没有差错。旅往还旅来,人饵口即就:人来喂食鱼儿,鱼儿就会立即吞食。洋洋得其所:鱼儿得到了适宜的生存空间。何如浴沂(yī)秀:这怎么比得上孔子去鲁国讲学时在沂河边沐浴更美好。深契濠上观:深深地领悟《庄子·秋水》篇中的濠梁观鱼的寓言。肯袭如棠陋:难道会像宋国国君用不肖之臣棠公一样吗?肯:岂肯,难道。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石池观鱼”为题,通过对鱼儿自由自在游动的情景描写,表现了鱼儿得到适宜生存空间的愉快心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写石池本清冽,映日更明透。意思是说,这个石池本来十分清澈,照在太阳下更显得明亮透彻。这是对石池环境的描述,也是诗人对石池的赞美。这里的“映日”二字用得十分传神,它既表现了阳光的明媚,也表现了石池的清澈。

颔联写畜鱼不得藏,巨细百尾凑。意思是说,池中养着的鱼不能藏身,大小不一的鱼儿都聚集在池中。这是对石池中鱼儿生活状况的描述,也是诗人对鱼儿的同情。这里的“不得藏”三字用得十分生动,它既表现了鱼儿的生活状态,也表现了诗人对鱼儿的关怀。

颈联写在水若空游,一一见肥瘦。意思是说,鱼儿在水中好像在自由地游动,每一条鱼都可以看到它的形态和体态。这是对鱼儿生活状态的具体描述,也是诗人对鱼儿的喜爱。这里的“见肥瘦”三字用得十分传神,它既表现了鱼儿的体态,也表现了诗人对鱼儿的欣赏。

尾联写又若在镜中,鳞鬣无差谬。意思是说,鱼儿又好像在镜子里游动,其鱼鳍没有差错。这是对鱼儿游动姿态的描绘,也是诗人对鱼儿的赞美。这里的“无差谬”三字用得十分准确,它既表现了鱼儿游动的姿态,也表现了诗人对鱼儿的赞叹。

尾联写旅往还旅来,人饵口即就。意思是说,人来喂食鱼儿,鱼儿就会立即吞食。这是对鱼儿反应速度的描写,也是诗人对鱼儿的喜爱。这里的“人饵口即就”三个字用得非常巧妙,它既表现了鱼儿的反应速度,也表现了诗人对鱼儿的喜爱。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意思是说,鱼儿得到了适宜的生存空间,为什么还要去羡慕孔子在沂河边沐浴呢?这是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也是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里的“何如”二字用得很有力度,它既表现了诗人的比较,也表现了诗人的感慨。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语言也非常简练。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如同置身于其中。同时,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也非常明确,那就是追求自由的生活。这是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