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石蒸暮霞,练江拂晴昊。
长风吹兰苕,波涛在芳草。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及全诗意象进行理解分析。题干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考生需要先解释每一句的大意,然后再连起来作答。

本词是唐代诗人李白《望天门山》中的名句。此诗描绘了天门山一带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第一句点明时间是在傍晚,第二句描写了天门山周围的景物;第三、四两句描写长江在暮色中奔流而去的景象。此诗以景结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全诗意境开阔壮美,气势豪迈雄浑。

绛石:红玉。蒸:笼罩。暮霞:夕阳余晖映照的云彩。练江:指长江。拂:掠过。晴昊:晴朗的天空。长风:狂风。兰苕:香草。波涛:指汹涌澎湃的大江水。芳草:指江边绿茵茵的草丛。《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处借喻草木无知。

【答案】

译文:绛红色的石头笼罩着傍晚余晖映照的云影,练江水波轻拂着晴朗天空。猛烈的狂风把香草吹得飘摇不定,汹涌激荡的大江水在碧绿的原野上奔腾。

赏析:

点出了时令和气候,渲染了一种肃穆、宁静而又苍茫的气氛,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次句写天门山的景色。“绛石”是指天门山上的红色奇石,“蒸暮霞”则形容这些奇石被夕阳余晖映照,仿佛在蒸腾起一层薄薄的雾气。“练江”即长江,它绕过天门山后,便折向东去。“拂晴昊”形容长江水波与晴空相映,呈现出一片澄明清澈的美景。三、四句写长江在暮色中奔流而去的景象。“长风吹兰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意思是说:狂风席卷着香草(兰花草),使其摇曳不定;而长江则在波涛汹涌的大草原上奔腾不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