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在半山处,山腰云数层。
上方无觅路,古壁有悬灯。
积霭沈崖栈,消冰见屋棱。
往来舟上客,试问几人登。

《金华山小庵》是明代著名诗人李之世的作品,描绘了一个位于半山腰的古老小庵。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分析:

  • 诗句翻译
  1. 庵在半山处,山腰云数层。:小庵建在半山腰,周围环绕着几层的云雾。
  2. 上方无觅路,古壁有悬灯。:山顶上没有路可以寻找,但古老的墙壁上有挂着的灯笼。
  3. 积霭沈崖栈,消冰见屋棱。:积聚的云雾弥漫在悬崖栈道之上,消融的冰块显现出房屋的棱角。
  4. 往来舟上客,试问几人登。:来往的船只上的旅客,试着询问有几个人登上过这座小庵。
  • 关键词注释
  1. 金华山:指的是位于浙江金华的一个著名的山峰。
  2. 小庵:指的是位于山上的一个简陋的小建筑,通常用作僧人或隐士居住的地方。
  3. 半山处:指位于山峰的一半位置,可能是为了便于观赏远处的风景。
  4. 云数层:形容山上云雾缭绕的景象。
  5. 上方无觅路:表示通往山顶的路非常难找或根本不存在。
  6. 古壁有悬灯:描述墙壁上悬挂的灯笼显得格外突出,可能意味着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宁静的氛围。
  7. 积霭沈崖栈:形容云雾聚集在山崖栈道上,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
  8. 消冰见屋棱:描述冰块融化后露出房屋的棱角,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
  9. 舟上客:指的是乘坐船来来往往的人。
  10. 试问几人登:询问有多少人能够到达或登上这个小庵。
  • 赏析
  1. 这首简短的诗歌通过描绘一个小庵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云雾、山峰、古壁和船只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自然环境中。
  • 评析
  1.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传达一种宁静与深远的氛围。诗人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元素来表达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追求——远离喧嚣,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我。

《金华山小庵》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更通过其深邃的内涵传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心灵的净化。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