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两片石,分峙蠡湖中。
地控三江险,波连九派通。
断鳌悬左右,卓剑并雌雄。
开凿何年始,川流尽汇东。

题大小孤山

大孤山,小孤山,两山相对峙在蠡湖中。地控三江(长江、钱塘江、乌程江)险阻,波涛连着九条江河(长江的九条支流)。大孤山像断掉的长鳌悬在空中,小孤山像插在地上的长剑,雄奇挺拔。开凿这两座山,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事,但至今仍然有水流汇入东海。

注释:

  1. 孤山:指大孤山和小孤山。
  2. 蠡湖:即太湖中的一个小岛,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南。
  3. 地控三江:指大孤山和小孤山控制着长江、钱塘江和乌程江等三条江河。
  4. 波连九派通:指大孤山和小孤山连接着长江的九条支流。
  5. 鳌:古代神话中的动物,形状像龟,背上有尖刺,能背负大山。
  6. 卓剑并雌雄:形容大孤山和小孤山的雄伟壮丽,就像一把利剑一样,威武不凡。
  7. 何年始:询问建造这些山峰的具体年份。
  8. 川流尽汇东:指大孤山和小孤山之间的湖泊已经汇聚成一条河流向东流动。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大孤山和小孤山的美丽景色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价值。首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描述两座孤山的位置和特点。接着,诗人通过对两座山峰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第二句“地控三江险”表明了大孤山和小孤山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三江是指长江、钱塘江和乌程江,它们都是中国的重要河流之一,而大孤山和小孤山则分别位于这些河流的交汇处,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第三句“波连九派通”则进一步强调了大孤山和小孤山在地理上的重要性。九派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九条主要河流,而它们与大孤山和小孤山相连,使得这里的水系更加复杂多样。
第四句“断鳌悬左右,卓剑并雌雄”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大孤山和小孤山的雄伟壮观。大孤山像一只断掉的长鳌,悬在空中;小孤山则像一把插在地上的长剑,威武不凡。这种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两座山峰的独特魅力。
最后一句“开凿何年始,川流尽汇东”则是诗人对于两座山峰的来历进行了一番推测。他猜测这座孤山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被开凿出来的,而如今它依然能够容纳这么多的水流。这种推测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好奇和探究精神,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这首诗通过对大孤山和小孤山的描写,展现了它们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历史价值。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修辞手法,使得这首诗既有诗意又充满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